台山同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406439028

动心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8

主题

1474

帖子

6428

积分

营长

积分
6428
QQ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3 17: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初识荼蘼,是读《红楼梦》:在《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一回,十二钗问卜花名签,麝月抽到的是荼蘼花,题字“韶华胜极”,那面镌一句旧诗:“开到荼蘼花事了?”以荼蘼喻麝月此后身世命运,并照贾府衰败。(喻后来贾府败,麝月独伴宝玉宝钗。后来宝玉出家,就干脆连宝钗麝月也弃了。因为通行本红楼后四十回为高鄂补,与曹本来设计的十二钗及他人及贾府最终命运大有出入,故对此的解释就很牵强。但在古本红楼中,麝月服侍宝玉到最后,其他诸人都已作鸟兽散,故云“开到荼蘼花事了”。)“开到荼蘼花事了”出自宋代诗人王琪的《春暮游小园》诗:“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开到酴醾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后来又慢慢知道,荼蘼其实是我国古代文人墨客笔下之常物。

《诗经·郑风》:“出其闉闍,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茹藘,聊可与娱。”(《出其东门》)荼,即荼蘼。今世尚有成语“如火如荼”。宋毛滂《南歌子·席上和衢守李师文》云:“绿暗藏城市,清香扑酒尊,澹烟疏雨冷黄昏。零落酴醾花片损春痕。”东坡居士谪居黄州,有诗《杜沂游武昌以酴醿花菩萨泉见饷二首》:“酴醿不争春,寂寞开最晚”句。宋代管鉴《朝中措·立夏日观酴醿作》词:“一年春事到酴醿,何处更花开。莫趁垂杨飞絮,且随红药翻阶。”辛弃疾作《满江红·饯郑衡州厚卿席上再赋》词:“莫折酴醾,且留取、一分春色。”李易安《多丽·咏白菊》中有:“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醿。”陆放翁《东阳观酴醾》绝句:“福州正月把离杯,已见酴醾压架开。”元张可久《殿前欢·离思》曲:“春残荳蔻花,情寄鸳鸯帕,香冷酴醾架。旧游台榭,晓梦窗纱。”……

荼蘼之所以成为文人笔下常见的吟咏寄情之物,并为芸芸众生称引,主要还是因为它的花时带给人的联想和感伤吧。“荼靡不争春,寂寞开最晚。”荼蘼花开于暮春夏初众芳谢尽之时,是每年花季最后绽放也最迟凋谢的花,“开到荼縻,三春色尽,花事已了”,所以,它是伤感的花,它的花语就是“末路之美”。由它,人们有了许多的引申:有人说,荼蘼花开,意蕴生命中最灿烂、最繁华或最刻骨铭心的爱即将失去,所谓爱到荼蘼。有人说,荼蘼花开代表女子的青春已成过去。荼蘼带给人的是凄美,是伤感。李渔《闲情偶寄》有叹:“‘开到酴醾花事了’,每忆此句,情兴为之索然。”在佛家看来,荼蘼之后,就只剩下遗忘前生的彼岸花开(记得曾在孔雀之羽的博上看过一篇关于彼岸花的的文——《独自彼岸》)。

现在很多人知道荼蘼,却是因为林夕作词、王菲演唱的这首《开到荼蘼》了:“心花怒放却开到荼蘼”。无语。

开到荼蘼花事了,花事了,更无花俏。


(附:荼蘼,蔷薇属蔷薇科落叶或半常绿蔓生灌木。茎高四五尺,自根丛生,新枝及叶柄有刺。羽状复叶,小叶5-7枚,椭圆形及倒卵形,先端尖,边缘有粗锐锯齿,因叶面有多侧脉,致成皱纹。背面被柔毛,托叶与叶柄贴生,全缘。春尽(4-5月)开花,伞房花序。花单生,重瓣,白色或浅黄色,有芳香,甚美丽。果熟期9-10月,果近球形,深红色。原产中国,生长于陕西秦岭南坡以及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各省区。荼蘼花枝梢茂密,花繁香浓,入秋后果色变红。宜作绿篱,也可孤植于草地边缘。果可生食或加工酿酒。根含鞣质,可提取栲胶。花是很好的蜜源,也可提炼香精油。)


瓶中的再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台山同学会 ( 粤ICP备17038726号-1 )

GMT+8, 2024-5-31 06:04 , Processed in 0.30523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