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同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GUANYU

林氏族史(转贴)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84

主题

6356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愿大家开心每一天!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126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1-6-3 14:41:09 | 显示全部楼层

Re:林氏族史(转贴)

谢谢良师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84

主题

6356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愿大家开心每一天!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126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1-6-3 14:42:42 | 显示全部楼层

Re:林氏族史(转贴)

美国华裔教授林良多发表英文诗回击西方偏见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退休华裔物理学荣誉教授林良多(Duo-Liang Lin)在美国《华盛顿邮报》上发表了一首英文诗《你们究竟要我们怎样生存?》,随后在互联网上热传并引起中西方网友热议。这首诗表达了许多美籍华人长期以来内心的压抑和愤慨,因此被评论为是多年来受到双重标准困扰的海外华人向西方偏见“射出的一记利箭”。该诗全文翻译如下:   你们究竟要我们怎样生存?   林良多   当我们是东亚病夫时,我们被说成是黄祸;   当我们被预言将成为超级大国时,又被称为主要威胁。   当我们闭关自守时,你们走私鸦片强开门户;   当我们拥抱自由贸易时,却被责骂抢走了你们的饭碗。   当我们风雨飘摇时,你们铁蹄入侵要求机会均等;   当我们整合破碎山河时,你们却叫嚣“给西藏自由”。   当我们推行马列救国时,你们痛恨我们信仰共产主义;   当我们实行市场经济时,你们又嫉妒我们有了资本。   当我们的人口超过十亿时,你们说我们摧毁地球;   当我们限制人口增长时,你们又说我们践踏人权。   当我们一贫如洗时,你们视我们低贱如狗;   当我们借钱给你们时,你们又埋怨使你们国债累累。   当我们发展工业时,你们说我们是污染源;   当我们把产品卖给你们时,你们又说造成地球变暖。   当我们购买石油时,你们说我们掠夺资源、灭绝种族;   当你们为石油开战时,却说自己解救生灵。   当我们动乱无序时,你们说我们没有法治;   当我们依法平暴时,你们又说我们违反人权。   当我们保持沉默时,你们说我们没有言论自由;   当我们敢于发声时,又被说成是洗过脑的暴民。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你们这样憎恨我们?”   你们回答说:“不,我们不恨你们。”   “我们也不恨你们,只是,你们了解我们吗?”   “当然了解,我们消息多的是,有法新社、美国有线新闻网、还有英国广播公司……”   你们究竟要我们怎样生存?   回答之前请仔细想一想,因为你们的机会是有限的。   够了,这个世界已经容不下太多的伪善。   我们要的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太平盛世。   这个辽阔的蓝色地球, 容得下你们,也容得下我们。   附:英文原作如下:   《What Do You Really Want from Us?》   When we were the sick man of Asia, we were called the yellow peril。   When we are billed to be the next superpower, we are called the threat。   When we closed our doors, you smuggled drugs to open markets。   When we embrace free trade, you blame us for taking away your jobs。   When we were falling apart, you marched in your troops and wanted your fair share。   When we tried to put the broken pieces back together again,   free Tibet you screamed, It was an invasion!   When tried communism, you hated us for being communist。   When we embrace capitalism, you hate us for being capitalist。   When we have a billion people, you said we were destroying the planet。   When we tried limiting our numbers, you said we abused human rights。   When we were poor, you thought we were dogs。   When we loan you cash, you blame us for your national debts。   When we build our industries, you call us polluters。   When we sell you goods, you blame us for global warming。   When we buy oil, you call it exploitation and genocide。   When you go to war for oil, you call it liberation。   When we were lost in chaos and rampage, you demanded rules of law。   When we uphold law and order against violence, you call it violating human rights。   When we were silent, you said you wanted us to have free speech。   When we are silent no more, you say we are brainwashed-xenophobes。   “Why do you hate us so much﹖”we asked。   “No,” you answered, “we don't hate you。”   We don't hate you either, but, do you understand us?   “Of course we do, ”you said, “We have AFP, CNN and BBC's ……”   What do you really want from us?   Think hard first, then answer, Because you only get so many chances。   Enough is enough, enough hypocrisy for this one world。   We want one world, one dream, and peace on earth。   This big blue earth is big enough for all of u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52

主题

7万

帖子

677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7740242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劳模最爱沙发

发表于 2011-6-3 23:04:22 | 显示全部楼层

Re:林氏族史(转贴)

一针见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0-12 10:44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4

    主题

    7153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444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1-6-3 23: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Re:林氏族史(转贴)

    GUANYU 版主对林氏族史的研究好用心。 不知这些资料是不是在一两个地方找到的哪?鸡道也好想知道一些自己的姓氏族史。谢谢。
    知人者智,知己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84

    主题

    6356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愿大家开心每一天!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126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1-6-3 23:26:58 | 显示全部楼层

    Re:林氏族史(转贴)

    谢谢鸡道兄光临!是从多个网络搜寻,然后对比各文章再选比较多接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0-12 10:44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4

    主题

    7153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444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1-6-3 23:34:14 | 显示全部楼层

    Re:Re:林氏族史(转贴)

    引用第64楼GUANYU于2011-06-03 23:26发表的 Re:林氏族史(转贴) : 谢谢鸡道兄光临!是从多个网络搜寻,然后对比各文章再选比较多接近的.
    谢谢版主,我是看到西子报导大江沙埔小学时提到蔡氏的起源和您这里的转贴引起的念头。谢谢提供的消息。人到了一定的时候,对自己的氏族的历史开始感兴趣。
    知人者智,知己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9

    主题

    6051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微笑看世界 快乐渡人生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282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1-6-4 11: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Re:林氏族史(转贴)

    AA1.jpg
    BB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2-10-16 06:33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208

    主题

    6282

    帖子

    59872万

    积分

    副司令

    积分
    598727158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2-3-6 05:30:10 | 显示全部楼层

    Re:林氏族史(转贴)

    林氏家训 一、崇孝道   孝始于事亲,终于报国,移考以作忠,即显亲以全孝,此之谓大孝。   孝为立身之本。若不孝于亲,必不能忠于国,友于兄弟,睦于宗亲、乡党,合群于社会,必反为社会之蠹虫。   如何能使人之行为皆善?请必自孝父母始。人能以父母待子女之心行事,则万善之本己立,由是而友兄弟,而睦宗族,而笃乡里,由是而居乡则为善,入仕则不为贪吏。   人子事亲,无论穷富,当以奉养为先。富者能够供甘旨,贫者能菽水承欢,各凭其力。务能承亲志,和颜婉语,不可貌奉心违,以贻父母忧。   子之孝,不如率媳妇以孝。媳妇居家之时多,洁奉饭食起居,自较周到,故俗谓孝妇胜一孝子。   人子事亲,有一分力,即应尽一分力,不能稍有吝惜。有兄弟分家。各丰衣足食,而于父母身上应尽之责,竟彼比推诿。计较分毫,此之谓大不孝。   人子事亲,晨昏定省,久出必告,返必面。古人父母谢世,若有远行,亦必拜墓而去。   父母教育子女,未有先存子女报答之念者。子女幼而能志于学,长而能忠于事,进而能立德,立功,立言,为国家社会有用人才,皆所以报答父母教养之心,皆孝之大者。   亲有过失,子女当轻言柔声委婉进谏,若亲志不从,则俟亲心愉悦时再说,不陷父母于不义,亦为孝之一端。   坟墓乃先人藏骸之所,年时务须拜扫;家庙乃先祖神灵栖托之处,年节必修祭祀,力之所及,勿以代远而不顾,勿以路遥而不往,届时族人相处,正可以联族谊而敦一本之亲。   孔子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至也。”后世陋俗,有割股断指以疗亲病者,此迷信之谈,背人伦之旨,非子女行孝所当为。    葬亲陋俗,风水之说,谓先人葬佳地,后人可致富贵。从无此理,亦无此事。所以历代家训,皆以此为诫。安先人体魄之地,惟择高阜,士质干燥,僻静不易受人 畜破坏之处为佳,从来贫富贵贱无常,与风水何干?古代帝王之家,亦同此理,今则举行火葬,事简而费省。当视亲之生前意愿而行,不违亲意,即是尽孝。   旧俗丧亲,必请僧念经超度,声乐鼓吹,奢侈浪费,于死者何益?历代家训,谆谆示诫,应知警惕。   二、睦宗族   族人虽有远近亲疏,要其本源则一,族中人有喜事或凶事,必先行庆吊之礼。遇有合族之事,必同心商榷。平时聚会,亦以联族谊为重。人情不见则疏,日疏日远,大非睦族之道。   宗族于我,固有亲疏。自祖宗视之,则均一人之子孙,能以祖宗之心为心,自知族人之当睦。睦族之要有五:一日敬老,二日亲贤,三日矜恤孤寡,四日周济急难,五日解纷。此前人古训,实有深意。    睦族有四务:一日矜幼弱:幼时失去亲人,难以自立成才,则须有矜悯之心,随时给以助力;一日恤鳏寡:贫者则恤以善言,富者则恤以财力,资其生活;一曰周 窘急:族人有衣食无着者,则谋给以生路,量己之力,为之接济,亦尽己之心;一日解纷争:族人有纷争者,得多人劝解,往往得心平气和,重归于好,此亲族之所 贵也。于此之外,若有力量,捐义田,设义仓,立义学,置义冢,使合族之生死均无所恨,实为睦族之大者。   睦族之要有三:一日尊尊:对尊辈则恭顺有礼;二日老老:虽属平凡,而年纪己高,亦须尽扶保护之礼;三日贤贤:凡德行学识可为族人模范者,虽年辈较低,亦须待以敬贤之礼。   家庭亲戚,不外有三党。待父党宜念木本水源;待母党宜念生身恩谊;待妻党宜推爱及人。待人忠厚,常存敦睦联谊之心。   凡族中鳏寡孤独无依者,果能安分守己,当念同族一本之义,联通族合力量情以周济之,不可漠然视如路人。有婚嫁丧葬不能举者,或品学兼优而无力上进者,联族人量力而助,义不容辞。   睦族必以叙伦为先,叙伦必以正言为先。一族之中,祖孙、叔侄、兄弟之间,各有定名,不可紊乱,尤不可因尊长寒微,遂致径呼尔我,避加尊称,以失人伦之序。须知敦本睦族,切不可重富轻贫,少存异视之心。   族之兴盛,在乎族人之贤否。子孙贤,族自兴,乃不易之理。族中男女儿童,不论天资锐钝,皆应善为教养。虽钝拙者,亦必使.其有一技之长以谋生;有可造之才,以家贫而难于就学者,应量力协助,使其有成。    族谱所以明水木之本源,辩支派,维族系,敦人伦。睦族之道,莫大于此。古人谓寥谱三十年一修,今交通发达,印刷便利,或二十年,或十年一修,新增出生子 女皆无不可。务宜勤修,以免遗漏。子女凡十岁以上,皆宜指导其读谱,以奠其敬宗睦族之根基。保藏族谱,宜于干燥通风之处,以免屋漏、虫鼠之害。遇有大故迁 徙,则奉谱而行,庶无亡谱失系之虞。   三、重教养   天下无不慈之父母,但庭训不立,则溺爱不明者有之。故父母之于子女,必幼而教以孝悌,稍长而授以学业,其顽劣者,亦必严为教训,勿姑息以养是非。为父母者尤须以身作则,务使其子女自幼即有行为矩范。    人家子女,多于儿童时任其所为,日渐月溃,乃逾规矩,此养而不教之过;及其长大,爱心渐疏,见其小过,又以为大恶,怒责拳打,此柱憎之过,二者皆非父母 教养子女之道。教育必自孩童时始,若幼即骄惯、语言不逊、举动不端,而以其幼小无知不加纠正,习久成自然,日后虽欲变其气习不可得矣。为人父母者,当深体 此意。   子女姿质敏俊,固然可喜,然应防其天才外溢,流于非途。宜早加训诲,以学礼范其行,以读书励其志,长大之后,习与性成,行为自不逾矩。   子女童稚之年,父母、师长之训教,宁严勿宽,然严勿失于厉,宽勿失于纵,方为恰当。稍严以收其身心,俾其举动知所顾忌而不敢肆为非礼。   子女敬长之道,古有明训。凡年长二十者,以待父辈之礼事之;年长十岁者,以待兄辈之礼事之。凡遇尊长,坐必起,言必逊,貌必恭,行必让,侍坐必居偏,应对必用称呼,方得后辈体统。凡为尊长者亦不得以辈尊而轻视卑幼,遇后辈有德才出众者,亦当以贤者之礼相待。   士农工商,皆为正业。随子性质所能。兴趣所近,各事一业。宜专宜勤,毕生以之。成事兴家,皆由于此。   子女幼小学语时,父母即教以对人称呼之礼;能学时,则教以起居之礼。幼而习之,既长则规矩自谙。   子女幼年可不避宾客,年少见识未广,正当于周旋晋接间学习。   训蒙之要,重在语言举止。自幼不逾规矩,则长大自合于礼法。   子女事父母尊长,则其言必即应,所教之事必速行,不得怠慢自任己意。   坐势要正,上身要直,齐足敛手,勿倾倚侧偃,勿交胫摇足,勿踞坐斜靠桌椅。与人同坐位,尤不能摇摆手足,妨碍同坐之人。   站立要垂手正身,不可背向而立。若立近墙壁,不得倚靠。   行走姿势要正常,若非急要事,应步伐整齐前进,上身勿摇摆,举步宜常视足下,过门不得踏门槛,以防跌倒;勿跳跃而行。路遇尊长或熟人必致敬意。   子女童年处尊长或宾客前,如遏尊长呼唤,当即起应,有问随事对答,发音清朗,语勿太高。长者有问,词毕而答,勿从中插话,喧笑戏谑。   凡饭食须从容举箸,勿乱扒乱拨,咀嚼勿_有声;适腹而止,勿贪多过饱。碗箸安放,要整齐安稳。   凡视听务要耳目专一,如看书则一意在书,勿旁视或旁听他事;听父母、师长训诫,亦须一意领受勿杂听他言注意他事。   按时寝息,宜平心静气,勿言语,勿乱想;心安神定,自易入眠。旱睡早起,可使精神焕发,获次日工作良好效果。   同学之间,当互相亲爱如兄弟手足,学胜于己者,品行端方者,要虚心向其学习;勿结伙嬉游争闹,荒废学业而沾染恶习。   教子女习礼,以明大义为要。临凶礼,不可有嬉笑之容;临吉礼,不可有惨戚之色。衣服不求新而求整洁,仪容要端庄而戒轻浮,举动要从容而勿失态。   人生在世,非教育不能成器,非读书明理不能成就大业。教育以培养其立身致用之本;读书以达其为人处世之用。二者缺一不可。   古人惜寸阴、分阴。时不可失,少年立志学习,当惜阴趋时,为一生事业成功之基础。熟记此语,终生受用。   四、齐家政   治化之道。必先齐家。然政行于天下易,而教施于一家难。盖骨肉之间,恩胜情深,则家法难申,自非身先德化不为功。治家之难,难于治民,良非虚语。故善治家者,以正己为则。己正,则子女相率以从;己不正,虽有治家严法,亦无以为功。   治家以正人伦为本。正人伦以尊祖睦族、孝父母、友兄弟为先,以敦亲党,和乡里为要;近正人如近父兄,远恶人如远虎狼。以勤俭立业,慈让为怀,约己而济有礼而好德。如此者可以兴家,可以安身而立命。   治家内助最要。男人性每多刚,或临事愤怒,得解劝一声,可省却不少意外事。或激怒一语,每种下无限祸根。每日开门七件事,莫不操之于内,俭约节用,亦理家要政。   后妻对于前妻子女,世间颇多难处。非妻之不贤,或子女不孝也,缘自私之心而然。有自私心则猜疑,则妒忌,因而渐至失欢,终成大恨。持家者应观微知变,预为之防则善矣。   天下之人皆同胞,而同出于父母者有几?兄弟姊妹之间,若有贫困急难,俱当尽力救助,不应漠如路人而伤手足之情。世谓处兄弟姐妹间者,勿妄怒妄怨,真处家良言。   子弟纷争于外,虽以曲直为礼,仍须自家约束,有理亦宜容忍一些。理屈者必严自教戒。若为亲情、为体面回护其短而纷争,乃自伤体面,自毁子弟前途,每肇不测之祸。   父母不幸中年亡故,所遗幼年弟妹,长为兄姊者,当抚之如子女。尽衣食教诲之事;弟妹之待兄嫂,亦应事之如父母之礼。   家庭中兄友弟恭,妯娌随子,全家和气,父母愉快,亦孝之大者。或家庭有异母,如兄弟和睦,亦可消除偏爱之私。   婚嫁为人道之始,立家之基,尤宜审慎。对方应求品德才识为本,勿贪图聘金,勿看重妆奁,勿攀高门,勿慕贵势。   家庭中贤否难尽齐一,如父子不能皆贤,或兄弟不能俱佳,或丈夫放荡,妻子悍暴,譬如附身赘疣,不能割弃,唯有自身善以处之。庶收潜移默化之功。   家庭日用所需,不可奢靡,不可吝啬,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衣食既足,生理自旺,礼教德行由是而生。凡安乐之境,莫不由勤俭而来。   勤俭为立身立家之本。人不但贵乎有一长,有一业,且贵乎能勤其业,发挥其专长。不论士农工商,凡勤且俭者,家必日进,否则莫不致败。   世间惟财与色,最能败坏人心。赌钱淫色,近毁己身,祸贻子孙,败家伤生,实由自致。持家者必以之自律其身,必以之教诫之弟,若涉足其中,将不能自拔,一失足成千古恨,悔之晚矣。   创业之难,每难于登天;毁业之易,则往往由于不知不觉之中。谚日:“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大抵事业有成,总由勤俭,而其覆败,每恩怠奢。故谨身节用,量入为出,勿失其度,则竿有倾败之忧。   一家之中,男女皆不坐食,虽操作辛苦,然而知物力雏艰,由是养成节俭朴实美德,小则可以一家自足,大则可以利物济世,矫俗成风。    “体面”二字,误尽古今天下人。若丧葬婚嫁,交际之类,不自量力而行,只贪图体面,至负债积穷,后悔莫及。一家之中生财有数,苟取之尽锱铢而用之如泥 沙,所入不足供其所出,则将何以为继?多见富贵子弟,先人所遗产业至厚,不及数年而家产荡然无存。盖败家之由,不知节用为其一端。俗语日:“常当有日思无 日,莫待无时想有时。”   父祖之贻子孙者惟义为善,否则,如违背天理而取不义之财,跋扈乡里,强取豪夺,徒贻子孙以祸根,非爱家之道。   五、正礼节   国家治乱,系于人心之邪正。守礼法,合人群,世风必正,国家必治;人心邪则悖礼犯法,贻害人群,故验国家治乱必先观礼法盛衰。   人之立身于世,重在争人格,讲礼节,重名教。卑污之行,有如白圭之玷,终身不能磨灭。可不慎哉!可不戒哉!   尊长生辰称庆,世有此俗,遵礼致庆承欢,铺张宴会,非显亲之道。宁俭勿奢,谁云非孝?待小人物不可有轻视之态,犹不可妄自踞傲,亦不可近于狎昵,为人所轻,自失仪容。   苍蝇附骥尾,驰虽千里难免附着之羞;茑萝附松柏,虽上接云霄,难免攀援之耻。故有志者重立身,宁风霜自持,严于操守,不为狗马亲人。   饮酒适量而饭,不可过度,尤不可沉醉喧嚣致乖礼节。奉延宾客,惟诚恳致意,不可强人饮酒,致人所难。   人不能无过,有过自觉则改,方可立身成人;饰非文过,便一生无长进处。人惟能改过为第一美事。   古人敦厚,虽婚庆大典,尽礼而己,不事铺张。所见历代族谱,对此多有训诫。处今之世,风气所趋,虽不能尽法往古,然节约从事,利己利人何乐而不为?   六、务读书   家不论贫富,子女不论智愚,第一要读书。读书则能知事理,古人所谓致和、格物、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者。使人知为人之理,立业之方,有益于民,有功于国,而不至为非作歹,为世人所不容。   幼年读书,尤须专心一意。务要读得字字分晓,须背诵者,尤要背诵,幼年所读书,可终生不忘。谚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故读书要熟,明其义理,则为有成。   读书“十则”:静坐则神清;澄思则理透;好问则识广;多读则识博;笔勤则文兴;功纯则德进;好冷僻则有炫奇之戒;务细碎则有穿凿之嫌;无卧薪尝胆之志,则心思不至;无破釜沉舟之勇,则功夫不深。   人生有限,时光如奔电逝波,一去不返;学问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且不可因循姑待,白首徒悲。贪恋无益之为,虚掷韶华,误有为之学问。古人爱惜分阴,真为金玉良言。   善读书者,于人不置疑处,须教有疑问;人已有疑者,却要会其理出而无疑,读书能致如此地步,才算是有悟。   少年读书,能记忆而不知其用处;中年读书,知有用而常苦善忘。其上焉者,著书立说;下焉者,摘要笔记。书中精义,经手自写,则记忆自深,且可留为他人读书之参考。   读书在勤勉,在能刻苦。古人如囊萤,如映雪,如悬梁,如刺股,莫不从刻苦而致有成。须记勿怠勿骄,勿自恃聪明,勿半途而废,勿安于小成,如此必可致大成,成大器。   七、明德性   大丈夫须有顶天立地之志,处世存心,要有容人度量,而勿求容于人。   人必善忍,其业乃有成;必有容,其德乃得大。君子立身,未有不成于忍而败于忍,惟能忍,方能恕于合众志以成大事业;不忽视小事物,方能谨慎处世而致成功。    忍辱一事,自古为难,虽豪杰之士,多由此败。处之之道,当察辱自何来,若其来自小人则理直在我,何怒之有?若来自君子,须知吾过当改,亦何怒之有?不辩 其由,而以一怒应之,或致相仇而不能己,何异乎树敌以困我,孤我,自取失败之道。故日忍辱是人世交际第一关头,为立身立业,成功失败之第一关键。   人不可炫己之长,揭人之短。须知人各有所长短,故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如只见己之长,不知己之短;对人则专视其短而蔑视其长,入世处事,必感世路多阻而寸步难行。   人之通病在好炫自己。或自夸其功名;或自夸所业,以致遭人之忌,吃亏在不自觉之中。故智者不言所长,始能保其长而其长自大。   有一分自满之心,面上便带有自满之色,口中便有些自满之言,殊不知间再无可自满之事。若自谓己满不可复加,便己是走入究途末路。轻躁浅露,骄以自败,有识者耻之。   路狭处,留一步让别人走;味甘处,留三分与别人吃。胸中不立城府,对人无成见,平易近人胸怀坦白,自无树敌之人。   若事出不己,与人争论,只可据事言理,不可脱离本题,涉及其他,尤不可涉及他人私事。人以曲事加我,我从容解释,毋须与之忿争,旁观者自明曲不在我,而我益为人所重。   有誉我者,当察言者之意,省自我之实。誉过其实,当加警惕,切不可以此沾沾自喜。    行一善而欲人之颂扬,施小惠而欲人之感激,此皆由于满腔自私之故。名誉诚为人之第二生命,欲维持名誉,则必须重道德,守信义。如我有求于人人竟欺我,我 必轻其为人,后遇此人虽共言之成理。则亦不之信矣。以此类推,我之对又将如何?我不负人人亦不致负我。即或不然,古人云:“宁使人负我,勿使我负人。”又 日:“人无信不立,无义则乱。”凡存心处世,立言制行,要名实相副,始终如一,勿损人而利已,勿徇私以害公。如此则名誉自立。   做人作事要堂堂正正,切戒言行不一。须知惟有人间耳目最难掩盖,切勿以为世间只有我最聪明,一旦阴事揭开,将何以立足于人前?则后悔己晚!   八、谨言语   言不由衷,人之所恶。待人持物,务要诚实。虚伪之言,经久必露出破绽。故出言先自思量,是合理的便说,不合理的便不可说;事有益于人的便说,有损于人的便不可说。勿说大话,勿说空话。古人云“言寡尤,行寡悔。”   闻人过失,须加警惕,耳可闻,口不宜说。语云:“经目之事,犹有未真。十口相传,岂可尽信。”至于闺房之事,尤不宜道听途说。喜谈乐道,儇薄之行,君子所不齿。   言语快意时,截然能忍默得住;意气到发扬时,截然能收敛得住:忿怒嗜欲到沸腾时,截然能抑勒得住。能做到此三者,方能做得来大事业。   言语切戒轻薄,如好谈人短,揭人隐私,一时信口恣意而谈,遂贻其人不解之恨。大抵人而好以言语讥人者,必因其私心太重之故,所以见人家富贵则妒之,见人家声名则嫉之,嫉妒之心蕴于平日,不自觉而发之于口。殊不知闻之者怀恨在心,已肇构祸之阶。   人前不可谈人隐私。无意言之,而辗转相传,喧腾众口,言者无意,听者有心,损人招怨于此肇端。言谈不可不慎。   交接宴会之际,流品不齐,贫富不同,或体貌不一,或学识不等,语言之间,倍须留意检点,勿犯人忌,勿犯人短,勿以所学,自行畅言于浅学之前,庶免听者愧疚而转为嫉恨。   说闲话于有事之家,诉苦情于无用之地,最惹人厌而于事无补,尤宜切戒。   九、慎交游   处世贵在知人。于朋友间,知其友其德,藉以辅吾仁,矫吾失。故交友得其人则可自薰其德,此所谓益友也;苟不择其人则惟导恶习,趋下流,此所谓损友也。故择交不可不慎。   交富贵之友,戒之在骄在奢;交雄杰之友,戒之在争在斗;交商贾之友,戒之在吝在啬;他如不肖荡子,则万不可近。交友不善,足以危身破家,可不慎欤!   益友在坐,如他山之石,互相切磋,励我以道义,博我以学问,一夕之话,胜读十年之书;片语之投,逾于百朋之锡。故人贵有艮益友也。   朋友之交,以相下为宜。相尚以道义,相濡以学问,同心相应,同德相成。若徒矜己之长,攻人之短,此非交友之道。切戒!   朋友有通财之义,急难中扶持周济,恩同骨肉,但受之者不可 无铭感之心,而与之者则不可存望报之念。   人有平日不相知,而忽加我以礼,此必当审度,不可轻易接受。恐异日有难于回答之处。诚不可不慎。   旅途朋友,尽属新交,审其言谈,察其举动,窥其好恶,方可交接,而于取予授受之际,仍须非常谨慎。   凡强来亲近者,必非寻常,宜稍持距离以观其趋向,然不可露故避之迹。   人于交往时,不可尽倾私秘于闲谈中,若有变化,将被执为口实。朋友失好,不可有过分语言相加,古人谓:“君子交绝,不出恶声。”   心口皆善,吉人也;心口皆非,人得而防之,尚不致为我害;惟言貌称圣贤而心肠似蛇蝎者,不可不防,当慎之远之。   人世间交际之诀,律已以谦,待人以恕,接物以信,临事以义。可以受用终身。   十、处世事   明是非,辩忠奸,守节义,权生死,才算得大勇。不自用,能用才算得大智。   以爱子女之心事亲之则无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无大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可全交谊,和人群。   立身处世之道,见识要远,操守要严,器量要大,谋虑要长。行事审其当否,行之在我,不怨天,不尤人。处众以谦退礼让为先。言欲逊,逊则人和;行欲严,严则远侮。   端重勤俭是.居身良法,仁恕正直是居家良法,恭宽容忍是居乡良法,洁法奉公是居官良法。   人之处世,不可有轻人之心,怀此心者类乎薄,挟上人之必者类乎狂。虚心以接物,乃为进德修业之本。   济人为美德,固无贫富之分。富人济人以金钱,自是富厚长者情怀,然贫者力不能及此,只须存一片方便心,具三寸善言舌,为人解忿息事,虽不是金钱施予,却有金钱办不到之效果。   凡遇事先想道德如何,有了主意,再参详众议,即决断而行,切忌依违因循,随人指挥而致败事。   我以厚待而人竟以薄待我,应思我之厚或有未至;我以礼接而彼仍薄我、虐我,则思我之礼或有未洽。然既厚以心,洽以礼,而彼仍薄我、虐我,则当如敬鬼神而远之矣!何处无小人当思处之之道。   勿以吝为俭,以刻为严,以诌为礼,以傲惰为厚道,以狡黠为聪明,以愚钝为宽大,苟如是,则何啻毫厘千里矣!宜有临事分别。   群处之间,即到和易极处,亦只是情款浃洽,而胸中泾渭,自当分晓,不可随波逐流,漫无主宰。   听人说人是非,莫轻信,亦莫轻答。须知凡爱说闲说,爱管闲事,爱图闲钱之人之言,皆不可轻信,其人尤不可轻交。   虽至亲兄弟姐妹之间,如有缓急,可自我量力助之,万不可存求报之心。   虽为姻亲,家富而心不正,行为不端者,敬而远之。   客筵赏赍,寺观施舍,不如移之以助孤独无依,残疾无告者。   人每因一些小便宜,随事便起忿争,既伤和气,又损心神,实是因小失大。   众人事须凭公议,如公议不可者即止。犯于公议,虽为善事,亦难使众人心服。   处乡里当以敦厚谦和为心。若有横逆之来,可晓之以理,不可以暴气怒骂应之。   居必有邻,故睦族之外,尤须睦邻。睦邻之道,如有应接,大而财产交易,小而借贷往还,以至酒食应酬等事,皆宜谦让以敦情谊,始可有无相通,守望相助,出入相扶持,而臻群居安乐之境。   居邻不幸而有强梁巧诈,为非作歹之能容忍处仍以包容为宜,万不得己,可托故迁徒,另择善邻。古谚有云:“百金买宅,千金买邻。”择邻不可不知。   睦邻之道非一端。我居是方,必致力是方之风俗教化,务使善善亲亲而恶者自孤,必有所惮而不敢恣意为非。古有君子居乡化盗者,其庶几乎?   讼狱之事,为大冤不白而起。如父母之仇不共戴天,兄弟之仇不与同国,不申告于官则无以白其冤,讼仍不得已者。若田产婚娶细微之故,是非则宗族里党可以和解,若稍有不平,亦宜忍耐了事;涉讼公庭,结怨愈深,耗财破家,祸害更大,语云:“讼则终凶”,可以为戒。   为人处世,心胸要阔大,意度要安闲。约己而丰则群下乐为之用,所得常倍。周虑而审处,则成事可免劳而易集。惟有心胸狭小,性情偏急,好利己而薄人之辈,未有不致败者。慎之!戒之!   以忠孝为本,以礼义为纲,不论职位高低,职业殊别,皆足以风世俗而正其身,励其行,以范后昆以型乡里,岂日于世无补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

    主题

    3

    帖子

    6

    积分

    工兵

    积分
    6
    QQ
    发表于 2012-3-6 08:51:40 | 显示全部楼层

    Re:林氏族史(转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2-10-16 06:33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208

    主题

    6282

    帖子

    59872万

    积分

    副司令

    积分
    598727158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2-3-21 01:57:16 | 显示全部楼层

    Re:Re:林氏族史(转贴)

    引用第68楼天天开心于2012-03-06 08:51发表的 Re:林氏族史(转贴) :   
    谢谢天天开心!君也是林氏子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台山同学会 ( 粤ICP备17038726号-1 )

    GMT+8, 2024-6-7 22:44 , Processed in 0.39589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