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秀燕,在摄影中,曝光值(Exposure Value,EV)是由快门速度值和光圈值组合表示摄影镜头通光量的一个数值。代表能够给出同样曝光的所有相机光圈快门组合。曝光值同样也可以表示曝光刻度上的一个级差,1EV对应于两倍的曝光比例并通常被称为“一挡”。 |
曝光值是一个以2为底的对数刻度系统。 |
 |
其中N是光圈(f值);t是曝光时间(快门速度),单位秒。 |
当曝光时间(快门速度)N=1秒,光圈(f值)t=1.0时,EV=0 |
如果曝光值已经确定了下来,那么就可以依据它来选择曝光时间和光圈的组合。这是你上传的表格 |
|
这个表格是用测光表测量曝光值(EV)后快门速度值和光圈值组合的拍摄参数。 |
横坐标代表光圈(f值)N,纵坐标代表曝光值EV,中间部分是曝光时间(快门速度)t。 |
例子1:当你用测光表测量出被拍摄表面曝光值EV=0时(这是从仪表上读出来的数值),正确曝光参数为:如果光圈(f值)选择1.0,曝光时间(快门速度)应为1秒,但也可以选择其它组合,比如选择光圈(f值)5.6,曝光时间(快门速度)为30秒,又或者选择光圈(f值)22,曝光时间(快门速度)为8分钟,等等,如绿色方格所示。所有组合的曝光值相同(如下图阴影方格组合),都是0EV。 |
 |
例子2:当你用测光表测量出被拍摄表面曝光值EV= -4时(这是从仪表上读出来的数值),正确曝光参数为:如果光圈(f值)选择2.8,曝光时间(快门速度)应为2分钟,但也可以选择其它组合,比如选择光圈(f值)8,曝光时间(快门速度)为16分钟,如粉红色方格所示。所有组合的曝光值相同,都是-4EV |
例子3:当你用测光表测量出被拍摄表面曝光值EV=9时(这是从仪表上读出来的数值),正确曝光参数为:如果光圈(f值)选择1.4,曝光时间(快门速度)应为1/250秒。也可以选择其它组合,比如选择光圈(f值)11,曝光时间(快门速度)为1/4秒,等等,如绿橙色方格所示。所有组合的曝光值相同,都是9EV |
|
以上是用测光表测光时M mode拍摄选择快门跟光圈组合的方法,只是理论上的东西,对于现代数码单反相机自带超卓的测光系统来说,不用浪费时间纠结在这上面,只要知道有这回事就可以了。 |
|
但是下面这些由上面理论延伸出来的摄影知识,是学好构图外另一个拍好照片的基本功,希望你能用心记住了,灵活运用。 |
1. 理论上所有曝光值相同的拍摄参数都会拍出相同曝光的照片,但是选择不同的光圈,快门组合可以拍出完全不同效果的照片。以前我告诉过你曝光时间(快门速度)决定了运动模糊的程度,而光圈大小则决定了景深。比如上面例子3,“光圈1.4,快门1/250秒”组合跟“光圈11,快门1/4秒”组合拍出来照片曝光度一样,但是“光圈1.4,快门1/250秒”组合光圈大,时拍出来景深很薄,背景虚化明显,适合拍特写,因为快门速度高,也可以拍运动物体。而“光圈11,快门1/4秒”组合光圈小,景深大,适合用来拍风景照,拍出来照片基本上所有景物都会清清楚楚。利用景深大小,背景虚化程度,物体运动模糊的程度用来描述,显示主摄物在拍摄场景里地位的最好方法。 |
2. 既然曝光值决定如何选择光圈大小和快门速度组合,如果从另一个方向来看,选择光圈大小和快门速度组合也可以改变照片曝光值,再看回上面例子3,“光圈11,快门1/4秒”组合,在“光圈11,快门1/4秒”是正常曝光,在光圈不变情况下,如果把快门加快一挡到“1/8秒”,按照图表,物体表面需要10EV才可以正常曝光,但物体表面实际曝光值只有9,也就是拍出来照片会一挡欠曝。相反,如果把快门放慢一挡到“1/2秒”,按照图表,物体表面需要8EV就可以正常曝光,但物体表面实际曝光值是9,也就是拍出来照片会一挡过曝。同样,也可以选择不同光圈来改变照片曝光程度。照片曝光程度是用来表达拍摄情调,感情的最好方法,正常曝光拍出来的照片并不一定是最好的照片,很多时候适当的过曝或者欠曝会把你想表达的情调和感情从照片显示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