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同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luo

历史解密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2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师长

积分
52192

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09-8-31 11: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近代史上十个战争常败国[转帖]


   1.土耳其

  十九世纪,土耳其被俄罗斯击败了3次:第一次是1812年,第二次是1829年,第三次是1878年。希腊人由于在1827年打败了土耳其人而获得独立。埃及则是在1832年、1839年和1840年3次战胜了土耳其。而在1912年到1913年间,土耳其在和意大利、希腊、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的战争中全部失利。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土耳其站到了德国一方,成为同盟国的一员,结果被协约国打败了。土耳其唯一成为胜利者的一次是1922年和希腊的那次战争。

  

  2. 奥地利

  在1792年到1814年间,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两次被法国人占领。1814年,在和其他国家一起反对拿破仑的战争中,奥地利总算赢得了一次胜利。1859年,奥地利在法奥战争中又一次成为战败国。1866年当奥地利和普鲁士之间发生战争时,普鲁士很快就成了战胜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奥地利作为同盟国的一员又遭受了失败。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奥地利作为德国的一部分再次成为战败国。从1945年起,奥地利开始奉行严格的中立立场。

  

  3. 玻利维亚

  1828年,也就是玻利维亚从西班牙的统治下获得独立的3年后,遭到秘鲁入侵并被击败。1835年,玻利维亚的总统安德来.桑塔克鲁兹成功地使秘鲁和玻利维亚结成联邦,并成立了联邦政府。这个政府一直持续到1839年。不久,智利占领了玻利维亚,掠夺了大量的资源。1879年,玻利维亚再次和秘鲁结盟,但很快又遭到了智利的入侵,并且不得不割让了沿海地区的一个省。从1932年到1935年,玻利维亚又参加了几次战争,但都以失败告终,其中包括和巴拉圭人进行的代价惨重的查科之战。玻利维亚自从1825年独立以来,由于屡战屡败,最初的领土已丧失了将近一半。

  

  4. 埃及

  埃及是从1832年到1840年和土耳仆人进行了3次战争后赢得独立的。1882年英国侵略并占领了埃及,并且统治这个国家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48年,埃及干预了以色列国的建立,结果却以自己尴尬的失败而告终。1956年,以色列和英、法军队击败埃及军队,控制了苏伊士运河。但是7天之后,占领军撤出了埃及。埃及重新控制了苏伊士运河直到1967年。这一年的6月5日,以色列又向埃及发动了突然袭击,在短短4天时间里就赢得了胜利。1973年,埃及向以色列发动反击,强渡苏伊士运河,并且摧毁了以色列的“巴列夫防线”,进入西奈半岛。但是以色列军队很快又反败为胜,在16天战争结束时,收复了失去的土地。埃及总统萨达特意识到在不到30年时间内埃及人已经输了4场战争,所以他终于在1979年3月26日和以色列总理贝京签订了和平条约。

  

  5.法国

  虽然法国军队在拿破仑统治期间几乎占领了整个欧洲,但是1815年的滑铁卢战役使法国遭到了彻底的失败。1862年到1867年间,法国镇压墨西哥人品义的战争最后也以失败告终,法国军队于1867年被迫离开了墨西哥。而在普法战争中(1870 —1871),德国人打败了法军并且占领了法国北部。虽然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国是胜利的一方,但是从人员死伤状况看,这一胜利是太昂贵了——整整一代的法国人死在了战场上——而获得的却又少得可怜,法国人自己也不得不承认,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法国来说胜利等于失败。1940年,希特勒用闪电战侵占了法国,直到1944年才被英美联军解放。战后的法国曾进行过两次战争,一次是印度支那战争(1946—1954),另一次是阿尔及利亚战争1954—1962),法国最后也都成了失败者。

  

  6.保加利亚

  1885年的俄土战争使保加利亚成为独立国家之后,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间发生了战争,但前者很快就成了失败者。在1912年和1913年间的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期间,保加利亚与它的盟友希腊、塞尔维亚、黑山一起击败了土耳其,成为胜利者;但在一年之后的第二次巴尔干战争时,保加利亚却遭受了惨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保加利亚参加了同盟国,与德国人一起被协约国击败。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保加利亚又一次成为德国的帮凶,直到1944年被苏联军队攻占。

  

  7.意大利

  在我的印象中,自从罗马帝国因为突厥后裔的入侵以及鼠疫的双重打击而崩溃之后,似乎胜利之神就远离了地中海。大家还记得意大利上次打胜仗是什么时候吗?注意:不是指意大利足球队!

  

  8.匈牙利

  1848年,匈牙利的爱国者们举行武装起义,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下取得了独立。一年之后,奥地利和俄罗斯的军队击败了匈牙利人,将匈牙利并入奥地利,成为一个半自治的王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匈牙利是战败国。1919年匈牙利在和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和捷克斯洛伐克短暂的战争中又成了失败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匈牙利作为纳粹德国的盟邦,还派军队去苏联作战。苏联军队在1944年占领了匈牙利。 1956年,匈牙利人发动起义反对苏联军队的继续占领,但很快就被平息下去了。

  

  9. 芬兰

  芬兰曾经是沙皇俄国的一部分,在俄国革命期间,芬兰获得了独立。但是,1939年又遭受苏联入侵,在这场苏芬战争中,芬兰方面死亡约2万5千人,而苏联军队死亡20万人。但由于苏联国力的强大,芬兰最后还是战败并割让了10%的土地给苏联。1941年,芬兰成为希特勒德国的盟邦,芬兰人曾经帮助德国包围了列宁格勒。但到了1944年,芬兰还是被苏联军队占领了。虽然芬兰在每一次战争中均遭败绩,但却依然保持着独立。

  

  10.德国

  德国在1871年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它参加了两次世界大战,但都以失败告终。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军队的死亡人数是180万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350万人,另外还有1000万平民在这两次大战中死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2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师长

积分
52192

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09-8-31 11: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是欧洲人生活习惯的历史原因[转帖]


欧洲中世纪绝对没有不吃肉一说。在中世纪早期,采集业和畜牧业是欧洲,特
别是西欧最普遍的经济形势,在当时森林遍地的西欧和中欧,各个庄园中最盛
行的食物是水果、猪肉与牛肉。这是因为在当时靠林场和草场吃饭的庄园中,
这些是最容易获得的食物(那时代人口太少,开荒实在没有什么紧迫性,而且
很不划算,最重要的是,要耕种欧洲北部的土地,必须要先进的农具和耕种方
式)。欧洲中世纪历史发展的标志居然就是人食用谷物的比例!人们是逐渐开
始吃面包的。当然,在南欧等原本就富庶的地方不是这样。另外,广大农民平
时通常是喝用各种谷物,蔬菜和肉熬成的粥。

不过千万别以为当时欧洲人的日子好过。欧洲在中世纪及之前所养的猪,是一
种很独特的品种,体大脂肪少,外表很像野猪,尤其耳朵是尖而上竖的。这种
猪可以放养,它们被赶入庄园的林场中自己觅食,干这个活的就是猪倌,也叫
牧猪人。这种猪养起来方便,投入少,但是肉质很硬且有腥气酸味,类似野猪
肉的味道,如果不加入大量香料并经过妥当烹调的话,实在是很难吃。其他的
牛羊等品种也好不哪里去,腥膻之气相当浓烈。尤其是到了冬季,猪、牛、羊
等难以觅食,大量死亡,所以欧洲人冬季很少吃新鲜肉类,而是吃各种干肉和
腌肉,这就更需要香料了。尤为倒霉的是,欧洲内陆缺盐、缺香料,想制腌肉
也不那么容易,于是吃变质腌肉就是常事了。欧洲人在这种长期食用大量香料
的情况下,也养成了重口味的习惯。欧洲人因为香料而不远万里寻找航路,这
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他们与阿拉伯人交易的最重要货物不是丝绸、茶叶、瓷
器、棉布(这些东西中大部分是奢侈品……阿拉伯人想靠卖这些养活自己可就是
脑瘫了),而是胡椒、孜然、肉桂等各类香料。食之怨不宜结,奥斯曼帝国垄
断商路,得罪了全体欧洲人的舌头,人家跟他一直干到这些突厥人把脸面丢尽
也就不奇怪了。

另外,为保存肉类,欧洲人想出各种方式,像中欧和西欧的一大特产——各类“
肠”,就是他们发明来保存肉类的。另外,他们制作腌肉和干肉也是一绝,这
个倒不是说这些腌肉有多好吃,而是指保存时间特别长,特别适合做军粮。至
于保质期有多恐怖,下文介绍。

欧洲人大量食肉的习惯保持至今。在19世纪,随着战争规模不断扩大和国家动
员力的提高,军队全靠国家的后勤系统养着成为必然,他们也就能够进行大规
模、长时间的战争。但是,士兵们从自己找东西吃(或带东西吃,中世纪时军
队行军队伍里经常不光是军人,可能还有贵族、军人的家眷、僧侣、商人、乞
丐,最起码的会有妓女。而他们也经常携带大量的家当行军,赶着活牲畜不是
新鲜事。)转变到人家给什么吃就主要吃什么,主动性差得可不是一半点。拿
破仑的军队中,干肉、腌肉和香肠是很有特色的,在欧洲大规模、普遍性、长
时间的吃这个是以法国人开创的。美国人在独立战争和内战中吃的肉食也主要
是这个,不过在独立战争中他们是被逼的,有吃就不错了。那些干肉和腌肉,
和木头有得一拼,吃前先要刷洗干净,泡上半天或者是煮很久,对于想把肉切
丁以便烹饪更快那是不可能的,这些肉一般是要锯开。美国人记载着,每日行
军结束扎营后,炊事兵要取出一块腌肉,冲洗干净,放水里泡上一夜,第二天
早上好用来做早餐……更凄凉的是英国海军士兵。海军本身就有保存食物的要
求,他们长期研究出的方法更是登峰造极(其实16世纪的欧洲人很适应航海生
活,吃惯了储存食物是很重要的一点。)。直到克里米亚战争,英国水兵吃的
还是纳尔逊时代腌制的干肉!这些肉一直吃到了20世纪才终于吃完!当时为准
备与法国海军的全球对抗,英国海军玩命的储备食品,这些干肉质量也确实“
相当过硬”。说得恶心点的话,这些干肉实际上与木乃伊是同一类东西,他们
可以说是在吃猪、牛、羊的木乃伊。我们中国人常吃的腊肉,就是做得没那么
彻底的木乃伊,木乃伊保存好了能放多久……这些干肉砍开了可以直接当柴火
烧,甚至肌肉纹理看着都很像木纤维,好似上好的木材。有的水兵拿干肉来雕
刻,雕好后上几遍漆就是很好的工艺品。本来在海上缺少VC,水兵们的牙口都
不怎么好,再吃吃这种东西,那实在是相当折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2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师长

积分
52192

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09-8-31 09:3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阎锡山去台湾之后的日子[转帖]

    1949年12月初,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一举攻下贵阳、遵义后,分兵三路,直指成都。
  12月8日,国民党“行政院长”阎锡山率“副院长”朱家骅、“总统府秘书长”邱昌渭等人,在一片凄风愁雨中,乘专机飞抵孤岛台湾。
  阎锡山到达台北后的当天下午,即在寓所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国民政府”自即日起迁移台北办公。自此,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彻底结束。
  阎锡山刚到台湾时,还颇有几分卧薪尝胆、卷土重来的意味。他频频召开新闻发布会,反复宣传到台后的施政方针,并多次发表演讲,批评国民党内的不团结,总结在大陆失败的经验和教训,决心立足台湾好好干一番事业。
  殊不知,这个时候的蒋介石正在重新考虑“国民政府”的人事安排。
  蒋介石的用人政策,历来是以我为中心。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历史上,被称为“山西土皇帝”的阎锡山曾几次倒蒋,甚至在中原大战中与蒋介石直接对垒。蒋介石对他一直心存芥蒂,但考虑到国民党刚到台湾,百废待兴,一切以稳定为好,所以对阎锡山还是比较客气。
  虽然阎锡山有自己的个性,但他也知道自己这个“行政院长”看似权力很大,其实是一切以老蒋的意见为是,老蒋说什么,他就得干什么。这种仰人鼻息的生活,阎十分讨厌,但也无可奈何。
  尽管如此,阎锡山还是到处发表讲话,痛斥国民党的腐败无能,同时对国民党内部帮派之间的矛盾十分不满,对国民党的一败再败的战略指导思想,多有责备之意。
  阎锡山的讲话处处刺到了蒋介石的痛处。这些话如果让老蒋本人来讲,一点事也没有,而阎锡山却毫不顾及蒋的面子,句句话带刺,这就使蒋感到难堪。于是,马上换掉阎的想法在蒋介石的脑子里形成了。
  早在国民党逃台的前夕,蒋介石就卸去“总统”一职,由“副总统”李宗仁代之。而这时,李宗仁远在美国,按照国民党所谓“宪法”,“总统”、“副总统”缺位时,应由“行政院长”代行其职权。这就是说,阎锡山在台湾就应该是绝对权威。但蒋介石早就把这些所谓的“法统”丢在脑后,对“行政院”的工作,事无巨细,处处过问。特别是人事上的安排,蒋更是牢牢抓住不放。1950年元旦刚过,蒋便把阎锡山叫到办公室,说是与他商量“行政院”改组人选,其实就是通知他应该换调哪些人。在蒋介石的授意下,形成了以下的人事任免名单:
  一、谷正纲代理“内政部长”;
  二、陈良任“交通部长”;
  三、阎锡山辞去“国防部长”职务,由参谋总长顾祝同兼任;
  四、“政务委员”张群辞职,由丘念台继任;
  五、关吉玉辞去“中央银行”总裁一职,由俞鸿钧继任。
  从这个名单可以看出,谷正纲、顾祝同、俞鸿钧等蒋的嫡系接替了阎锡山的人马,就连阎锡山本人任职多年的“国防部长”一职,也失去了。
  “行政院”改组,引起了国民党各方人士的不满。一天晚上,阎锡山刚刚吃过晚饭,正在院子里散步,一帮四川籍的“立法委员”闯进了阎的官邸,他们气愤地质问阎锡山:“这次‘政府’改组,为什么四川这么一个大省,竟无一人‘入阁’?”
  这一问,倒把阎锡山问住了。因为他名为“行政院长”,但改组人事他却不能做主。这次改组,他圈子里的人也“改”掉不少,但这怎么好与人明说呢?阎锡山一肚子苦水无处倒,自己没有落得好,反而当了老蒋的替罪羊,处处遭人埋怨。
  蒋介石频繁干预“行政院”事务,弄得阎锡山十分窝火,时间一长,他就产生了卸任的念头。
  1950年3月1日,蒋介石一脚踢开李宗仁,在台北正式复职。“登基”仪式完毕,阎锡山便向蒋介石提出了辞去“行政院长”的请求。
  阎锡山提出辞呈,蒋介石心里很高兴,但嘴里仍假意挽留一番。第二天,蒋介石亲自来到“行政院”阎锡山的办公室,与阎长谈,安抚阎锡山。
  3月6日,国民党中央常委召开了由蒋介石主持的临时会议。会议批准了阎锡山的辞呈报告,决定由陈诚继任“行政院长”。
  阎锡山打了一辈子的仗,到了老年,才似乎悟到什么。离职前,“行政院”召开了一个小型茶话会,为阎辞行。会后,有人将老子《庄子·箧》里的两句话“绝圣弃知,大盗乃止”送给阎,阎意味深长地说:“无珠宝而争珠宝,不是不争,是无所争;有珠宝而不争,是自己心上无珠宝,才足为奇。人不污辱你,不和人争,不是不争,是无争;人污辱你,你不和人争,才是不争。”阎锡山的这番话,表明了自己决心与世无争的心态。
  卸去“行政院长”后,第二天阎锡山就将家搬到了台北地处偏僻的丽水街。搬到新家的当天,他就开始写《人应当怎样》。在这篇文章里,他表述了自己离任后对时势的悲观,同时也对未来充满幻想。
  从此,阎锡山深居简出,将自己关在家里著书立说。
  半年后,阎锡山又由丽水街搬往台北市郊的阳明山边的菁山居住。
  菁山原是日本占领台湾期间兴建的未成的农场。这里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平时进城,要步行30分钟,才能到达公路。附近没有村落,也没有电灯、电话、自来水。小道两旁,杂草没膝,人到之时,野兔四处逃窜。
  阎锡山来到这里之后,让人略加开垦,修建了一座草庐。
  台北地处台湾北部盆地,每年到夏季酷热难耐,而且台风频频光临。草庐抵挡不住炎热和台风,他便想起了山西老家的窑洞。窑洞冬能御寒,夏能防暑,又不怕台风侵袭,何不在这里也建一座窑洞呢?他找来当地的一些老农询问:“为什么台湾没有窑洞?”那些老农回答说:“这里土地潮湿,不适挖洞。窑洞空气不流通,再说台湾经常闹地震,挖了洞恐怕也受不了震动。”
  阎锡山认为,窑洞的这三个缺点,都有办法解决:窑洞四周糊上水泥,就可以防止潮湿;将窑洞前后各开一扇窗,就可以解决空气流通问题;至于地震,窑洞与楼房一样,楼房设计能防震,窑洞设计得好,也一样能防震。


  于是,阎锡山便让人建了一方窑洞。窑洞建成后,他以自己的所谓种能宇宙观,将窑洞命名为“种能洞”。后来,他又向附近的台湾金铜矿物局租了一大片地,建成了一座“种能农场”。阎锡山在农场里,种植了许多柑橘和松树。写作累了,他就在这里锄草种地,打发时光。
  阎锡山的儿子在美国,他在日本也有许多亲戚。据说,他卸任后不久,曾一度想移居美、日,却没有得到老蒋的批准。让这个多年的政敌自由地出入美、日,蒋介石确实是有些不放心。现在听说阎锡山改变初衷,移居菁山草庐,专心著述,这正合蒋介石之意。没过多久,蒋介石偕夫人宋美龄亲往菁山探视。蒋果然看到脱下军服的阎锡山学问很有心得,一副心境淡泊、超脱世外的神态,蒋介石放心了。
  阎锡山在菁山一住就是十年。他一心读书写作,非重大的活动,不轻易进城。他生活很有规律,每天早晨7时起床,然后写作;午饭后休息两个小时,下午会见客人,或者思考问题;晚上10时准时入睡。这期间,蒋介石曾多次上山来看望阎,这对阎锡山来说,也是一种“殊荣”。
  阎锡山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但是自从卸任以后,便门前冷落车马稀了。这固然是人情冷落、世态炎凉之故,但更重要的一点是,阎锡山来台后,从大陆带来的嫡系少,且从政多年,结怨、树敌太多。如他与蒋介石进行过中原大战,与“政学系”争夺过西南地方权力,与白崇禧争夺过“国防部长”之职……无形中把自己放到了与众人为敌的位置上。所以,他在菁山十年,除老蒋去看过他两三次,陈诚接手“行政院长”后,出于礼仪,去看过他一次外,国民党政要中再没有其他人上山看过他。倒是一些报刊、电台影视记者,对这位经历了清王朝、辛亥革命、北洋军阀统治、国民党统治以及残留在台湾的国民党统治的“五朝元老”颇感兴趣,屡屡造访菁山。所以,阎锡山潜心研究的所谓“大同主义”中和哲学,常见之于台湾报刊,这对处于世人冷漠之中的阎锡山,多少也有了些慰藉。
  1959年,阎锡山已是77岁。一天晚上,他伏案写作完毕,准备上床休息时,忽感心脏不适。第二天,他到台湾大学附属医院检查身体,已经患上比较严重的心脏病。医生便劝他住院治疗。他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月,因时时记挂尚未完稿的《三百年的中国》一书,没等痊愈便匆匆赶回了菁山。
  1960年元月,《三百年的中国》一书终于完稿。阎锡山又雄心勃勃,开始重新研究《二十五史》及《十三经》。
  这一年的5月2日,阎锡山忽然腹泻,第二天起床便发现腿部浮肿。经过医生治疗,身体很快康复。可是到了5月10日,阎早上起床后又感到不适,遂请医生来家治疗。第二天半夜,开始气喘。医生诊断为感冒转气管炎,建议入院治疗。这时,台大医院内科主任蔡锡琴赶到,诊断为急性肺炎并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病情已十分严重。
  5月23日上午,阎锡山被送进医院抢救。到中午1时30分,阎病情加重,大口喘气,不久心脏便停止跳动。虽经医生大力抢救,但最终回天乏术,宣告不治身亡。时年78岁。
  阎锡山死后,台湾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葬礼由何应钦主持,蒋介石亲临致哀,并送一块匾额,上写“怆怀老勋”。
  阎锡山死前,曾嘱其家属七点:
  一、丧事宜简不宜奢;
  二、来宾送来的挽联可收,但不得收挽幛;
  三、灵前供无花之花木;
  四、死后早日出殡不做久停;
  五、不要过于悲痛放声大哭;
  六、碑墓上刻着他的日记第100段和128段;
  七、七日之内每天早晚各读他的《补心灵》一遍。
  夫人将他的日记打开,找到了第100段和第128段,只见上面分别写着:
  义以为之,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诚之,为做事之顺道。多少好事,因礼不周,言不逊,信不孚,致生障碍者,比比皆是。
  突如其来之事,必有隐情,惟隐情审真不易,审不真必吃其亏。但此等隐情,不会是道理,一定是利害,应根据对方的利害,就现求隐,即可判之。
  阎锡山的墓地就选在他生前居住的菁山草庐地区后面。这里茂林修竹,远山如屏,淡水、基隆两河流左右萦绕,山下的台北市历历在目。
  阎生前,曾制作挽联数副,嘱其家属在他死后,刻在他的墓地。其中有一副挽联写到:“有大需要时来,始能成大事业;无大把握而去,终难得大机缘。”阎锡山一生积极反共,在死前,还痛惜自己不能追随蒋介石“回大陆去,而深感遗憾”。他一生从政从军,不得意的时间居多。这副挽联,正是他临死前的心境表露和无可奈何的哀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2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师长

积分
52192

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09-8-31 09:3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文物的流失与保护[转帖]

  重要文物流失海外

  专家估算了一下,目前在47个国家的2000多个博物馆中,中国流失的文物大约有167万件。在全球,中国至少有数百万件文物流落异域。有的是战争时期掠夺来的,有的是外国探险家以科学考察的名义窃取的,有的是盗墓贼或文物贩子走私出去的。
  中国文物流失是在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侵略的魔爪伸向中国后开始的。1860年10月18日,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是中国文物史上最大的劫难。圆明园自康熙以来历代帝王庋藏的纯金、镀银、玉雕、铜铸佛像达10万尊以上。法国文豪雨果说过:“即使把我国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但是,这座艺术宝库被彻底洗劫一空,大量稀世之宝,包括《永乐大典》和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最早募本等都散失殆尽。
  目前,在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总数多达2.3万余件,珍品如山。其中我国古画有数百件之多。被八国联军从圆明园掠走的《永乐大典》、《女史箴图》、中国波罗蜜佛经最早版本和“考察队”窃取的敦煌画卷就收藏于此。这里的中国馆是1990年香港商人何鸿卿爵士捐助200万英镑(约2700多万人民币)改建的,改建的目的是便于对文物进行保护和展览。大英博物馆一向被认作是在中国之外藏有最多最好的中国文物的博物馆。事实上,大英博物馆某些类别的收藏还要优于中国,例如敦煌画卷与经卷(经卷现已随大英图书馆一起搬出)。
  大英博物馆的文物除少数为爱好者捐赠外,绝大部分为大英帝国全盛时期大肆掠夺而来。近年许多国家纷纷向英国政府交涉,希望能够取回属于他们的展品。希腊为争取古代巴特农神庙埃尔金大理石雕的归还,至今仍在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流失到日本的中国文物数量也非常大,且品种丰富。日本1000多座公私博物馆几乎都收藏有中国文物,数量大概在数十万件。法国枫丹白露宫中的中国馆收藏了中国历代名画、金玉首饰、瓷器、香炉、编钟、宝石和金银器等3万多件。巴黎卢浮宫国立博物馆分馆——吉美博物馆藏品的一半以上都是中国文物,达3万多件。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是以收藏中国文物为主的博物馆。其中陶瓷部有2000多件,始于新石器时代,迄于清。玉器部有1200多件,为世界上收藏中国玉器最丰富的博物馆。青铜器部约有800件。
  就地方志和古籍而言,美国最多,美国国会图书馆就有4000多种地方志;全美有古籍善本3000多种,家谱2000多种。就甲骨片而言,日本是收藏最多的国家,在我国流失海外的近3万片甲骨片中,日本有近1.3万片。就敦煌宝藏而言,而今敦煌遗书在我国国内仅存2万件,仅占3成,藏于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有6000件;藏于俄罗斯圣彼得堡亚洲民族研究所1.2万件。
  面对如此多的中国古代艺术瑰宝,我们在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杰出创造力感到自豪的同时,也为如此众多的无价之宝流落海外而感到痛惜和惭愧。

  文物走私猖獗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非法文物交易价格不断攀升,仅次于毒品和军火走私的巨额利润,导致全球性文物犯罪活动日益猖獗。据国家文物局提供的资料,河南、山西、陕西等文物大省,群众性的盗墓挖坟以及贩卖文物之风屡禁不绝,甚至在一些地方形成行业。青海某地在短短几个月时间被毁古墓1000余座,5000多件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珍品被哄抢一空。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发生在全国各地的盗挖古墓案有10万余起,被毁古墓20余万座。在英国倒卖中国文物的犯罪嫌疑人住宅里,挂着一张中国地图,一些重要的考古发现地点被标注出来,形同“作战地图”。这些唯利是图的文物贩子们是中国文物流离失所的源头,也是屡禁不止的文物犯罪的祸首。据海关总署统计,1991~2000年,全国海关缉获走私文物10多万件。1997年5月,天津海关查获一起用集装箱偷运文物案,集装箱内共有文物5000余件。2003年8月,深圳海关对外宣布,该关成功破获一起走私国家珍贵古生物化石的走私团伙,截获国家一级文物等国家限制出口文物共计2165件。这一案件是建国以来海关系统查获的最大一宗古生物走私案件。这批走私化石数量之多,级别之高,品种之全,国内罕见。
  因管理不善或监守自盗而造成的文物流失,已成为中国文物走私市场仅次于古墓盗掘的第二大来源。2003年6月18日,在因坐拥避暑山庄而久负盛名的河北承德,共有158件文物被从门禁森严的文物仓库中盗出,其中数件为堪称中国国宝的国家一级保护文物,其余为国家二级或三级保护文物。案件所涉文物数量多,品级高,业内人士认为,这很可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博界第一大案。2003年10月9日,江西省景德镇陶瓷历史博物馆管理文物的办公室副主任陈迪宽,因涉嫌贪污文物被当地检察机关逮捕,之后又有两名工作人员被刑事拘留。这个馆5000多件文物不翼而飞,也没有报案,主管部门也未作深究。2003年11月27日晚,央视《焦点访谈》“访谈”了江西省景德镇陶瓷历史博物馆,一个经营了近20年的博物馆连一个完整的账目都拿不出来,出现文物大量流失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在此之前,也报道过故宫字号文物被盗流失的事,流失的原因也是难敌“家贼”。

  长期以来,资金和人手不足是中国文物博物馆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中国客流量最大的上海博物馆,每年2000万元的门票收入仍不足以使其自足。有的博物馆则因为新文物的出土,不得不在既无人员补充又无资金注入的情况下,背上看守墓葬的沉重负担。近几年来,全国诸如周口店遗址这样的国宝级文化遗产,由于缺乏维护、保护资金,都纷纷陷入了困境。文物保护经费的巨大缺口在全国已是一个普遍现象。目前国内许多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都多少有些收入,有的单位如秦俑博物馆等的门票收入都过亿元。这些收入大部分上缴当地政府,上缴的部分返还给文物部门很困难,实际上很难做到专款专用。

  海底“沉宝”“守业”难

  2004年3月1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市的佳士得公司拍卖大厅,有1700余件精美的中国瓷器被同时拍卖。这些产自明朝万历年间的漳州瓷器是越南渔民几年前在南海的一艘中国古沉船上发现的。如此大量的中国海底文物在境外被批量拍卖已经不是头一遭。中国南海的古沉船应该超过2000艘。由于船的装载量大,因此在文物市场上形成了“一艘船十个墓”的说法。通常一艘普通中型商船就能装载10万件以上的瓷器。
  关于海底沉宝的归属问题,根据国家文物局制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对于遗存于中国领海内以及依照中国法律由中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的文物,无论其起源于中国或起源于外国,均属中国所有。为了获得中国文物并逃过法律制裁,海上盗宝者们使出了各种招数。比如探宝者在获得菲律宾国家博物馆的许可证后就可进行海底打捞工作,只须按协议与其共同分享打捞上来的宝物即可。但是有些探宝者利用这些国家的许可证作幌子秘密在中国海域进行打捞。外国盗宝者们将其打捞沉船的经纬度作为最高机密,从不对外公布,使外界无法找到其违法的证据。国际公约中有“无人认领的沉船允许拍卖”的规定,于是他们钻国际法的空子,将从中国海域打捞上来的文物藏匿一段时间,等过了法律规定的确认期限,再将其堂而皇之地送往拍卖行拍卖。

  由于受到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制约,中国目前还无法对南海海域的中国沉船进行保护性打捞。尽管沉船数量很多,但是由于分布在浩瀚的大洋中,水下打捞无异于一场巨额赌博。打捞一艘比较深的沉船动辄需要几千万元。中国曾经组织过一次对一艘日本近代沉船“阿波丸”的大规模打捞工程,结果前期开支预算就高达12亿元。
  海底沉船的真正价值并不在于其装载的文物值钱与否,人文价值才是最重要的。近年来,中国海底文物严重流失的现象已经引起了中国有关部门的注意,目前中国正在着手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以采取更有效的措施遏制这一现象。

  文物回归不惜血本

  我国的综合实力与日俱增,人民生活开始步入小康,许多流失海外的珍贵文物陆续回归。这原本是自己的东西,拿回来却花了大量血本。2003年9月,香港信德集团董事局主席何鸿斥资700万元,以物业发展项目名义,购入圆明园乾隆御制錾花铜猪首并将其赠送保利艺术博物馆。2003年4月,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的书法国宝《淳化阁帖》最善本四卷被上海博物馆以450万美元从美国收藏家手中购回。据说这还是占了大便宜,此前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比利时的博物馆、日本的藏家以及中国的一些拍卖行等都想要这一阁帖,出价均不低于这个数,日本人开的价是1100万美元。这四卷《淳化阁帖》在上个世纪40年代曾经在上海出现过,后来就流出国门。20世纪80年代,在香港的一次艺术品拍卖会上,为美籍犹太人安思远以30万美元拍下。
  2002年12月6日,散轶多年的北宋大书法家米芾的行书《研山铭》被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从海外征集回国。国家文物局依据文物保护法有关规定,指定《研山铭》采取定向拍卖方式,在12月6日拍卖会上,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依法参加竞买,最终以2999万元购回《研山铭》,并由该中心代接代管,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存放保护。这是国家设立重点珍贵文物征集专项经费后收购的第一件珍品。故宫近几年在文物拍卖市场已经展示好几次大手笔了:1800万元收购张先《十咏图》、400多万元收购清石涛《高呼与可图卷》、600余万元收购沈周的《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2200万元收购《出师颂》。

  近年来,国内各大拍卖公司的拍品中有30%左右为海外回流品。看到国人为购回国宝而奔忙不止,并且时有所获,我们在庆幸之余,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如果按照这些价格,数以千万计的大量流失文物,今后又将如何收回。一件件以巨款赎购根本就不现实。正因为经费短缺问题,不少国宝我们眼睁睁看着让人家买走,我们出不起那么大的价钱。2003年7月12日,康熙御用传世玉玺被海外神秘人士以600万元拍去。华辰公司在征集2003年春拍物品时,从一位海外收藏家手中征集到了这件国宝。这枚玉玺被称为“康熙御笔之宝”,仅印面就有95厘米见方,是康熙年号玉玺中尺寸、体积最大的一枚,在当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遗失海外。康熙共有120方印章,大部分在这次国难中流失。玉玺这种文物本身所具有的综合收藏价值不同于一般文物,它拥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政治价值、学术价值以及艺术价值。
  从2002年开始,国家财政第一次设立了“国家文物征集专项经费”,一般安排5000万元。只能有所选择,“买回一件算一件”,以“填补文物空白”为要。大部分只能眼睁睁看着被人家买走。乾隆的《大阅图》有三件,第一件在故宫。前些时候第二件拿出来拍卖,故宫曾想以500万元收购,但人家的底价已是800万元,最后拍到了2000多万元。《康熙南巡图》一共12卷,故宫有几卷,卖方的开价高也没有买。宋徽宗的《写生珍禽图》,故宫的心理价位是1000万元,当叫到2300万元的时候,都不敢举手了,只好看着国外买家拿下了,后来进了美国的博物馆,估计永远不会再出来了。

  立法保护有待加强

  对非法出境的文物,世界各国少有重金赎回的先例。普遍的做法是依据法律和道义的原则,锲而不舍地竭力追索。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尊严,甚至不惜采用强硬的外交手段。2003年6月17日,美国向中国归还了6件走私文物,这是中国通过法律程序追索文物取得的一项成果。2000年3月,我国墓葬文物武士浮雕像出现在纽约克里斯蒂拍卖行,在中美两国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成功阻止拍卖,最终得以按照司法程序将这件文物没收为国家财产,并无偿归还给中国政府。武士浮雕像的胜利追索,开创了中美两国政府共同合作,打击非法出口文化财产,返还被盗文物的先河。追寻文物还有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依靠国际刑警组织,协助各国追回被盗文物。我们现在追寻文物的主要法理依据是《国际流失文物返还公约》。但有一个问题存在,返还文物至公约生效以后实行,不溯及以往。当然,国际公约也没有肯定以前的非法流失文物的合法性。

  被帝国主义列强掠夺的文物无偿返回祖国,是中国政府面临的艰巨任务,也是中国人民的殷切企盼。国宝回归的前提是必须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按照国际公约,于情于理,无可辩驳的是属于中国人民的财富。若“不惜重金”赎回,确有损于中国人民的颜面和自尊,有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格。但2002年12月9日,大英博物馆、巴黎卢浮宫博物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18家欧美博物馆联合发表《关于环球博物馆的重要性和价值的声明》,表示反对将艺术品,包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中依靠掠夺等非正当手段获取的文物艺术品归还给原属国。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相抵触。按照规定,任何因战争原因而被掠夺或丢失的文物都应该归还,没有任何时间限制。这里所说的“没有任何时间限制”,就是不论战争何时发生,可以在任何时候提出归还要求。中国政府多次声明,决不放弃追索被盗和非法出口的文物。
  为了打击文物走私,中国对文物出境实行许可证制度。这是国际上普遍实行的一种文物出境管理制度,未经我国文物出境鉴定机构审核许可,以任何方式携运文物出境都是非法的,是走私文物出境,都要受到法律追究。我国在禁止非法发掘、禁止文物的非法交易和严厉打击文物走私方面也作出了一系列明确的规定。这些规定如果能得到严格执行,文化遗产受破坏的情况就会有很大的改变。针对国际文物走私猖獗的现象,亚欧一些文化官员呼吁制订一部国际公约,打击文物走私,防止文化遗产流失。目前许多国家都有针对文物走私而制订的相关法律规定,但国际社会需要一部更为详尽可行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公约,以确保人们不会掠夺其他国家的文化遗产,同时保证被掠夺的文化遗产能返还给其原属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2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师长

积分
52192

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09-8-31 09:3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日前首相曾要求美核打击中国[转帖]


  12月22日,日本外务省解密一些外交档案,其中前首相佐藤荣作曾要求美国在中国和日本爆发战争时核打击中国。此事因涉及越线日本无核政策,在日本引起轩然大波。
  
据日本媒体报道,佐藤荣作1965年1月首次以首相身份访美时,与美国时任国防部长的麦克纳马拉会谈。鉴于中国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麦克

纳马拉要求佐藤说明日本在核开发问题上的基本态度。佐藤说,日本虽然有核开发能力,但不打算制造核武器。不过,日本一旦与中国爆发战争,“希望美国能够立刻实施核报复”,实施包括先发制人在内的核打击,立即启动海上舰艇配备的核武器。佐藤在谈话中还默许美军携带核武器进入日本。此外,佐藤与麦克纳马拉会谈前一天会见美国时任总统林登·约翰逊时,要求美方提供“核保护伞”,得到了约翰逊的承诺。

  外交档案的解密让日本民众大吃一惊,因为提出无核三原则的正是佐藤荣作,这不免引起一些日本专家对政府无核政策的质疑。

  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田中孝彦撰文指出,虽然佐藤于1967年明确提出“不制造、不拥有、不引进核武器”的无核三原则,但是他极度依靠美国的“核保护伞”,甚至做出了可以解读成‘默许美军携带核武器进入日本海域’的发言。这可以说是对渴望无核化的民众舆论的巨大欺骗。”田中孝彦说:“日本是世界上唯一曾遭受原子弹袭击的国家,但是日本政府的‘无核化’主张却在世界上没有什么影响力。其原因之一在于,日本采取了接受美国核保护的自相矛盾的做法。本次公开的佐藤原话可谓将这一矛盾展露得淋漓尽致。”

(《北京青年报》12.23 杨晓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2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师长

积分
52192

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09-8-31 09:4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恩来与赫鲁晓夫[转帖]

如何巩固和加强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是周恩来很关心的一个问题。1956年波兰、匈牙利事件发生后,周恩来应邀访问苏联、波兰和匈牙利。行前,周恩来与毛泽东进行讨论,就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问题各抒己见。毛泽东说:“只要苏共领导内部稳定,我们的事情就好办了。但还是要好好地批评赫鲁晓夫一阵。”周恩来表示同意,并发挥道:“我也是这么想的。对兄弟国家战略上是联合,但战术上不能没有批评。”

所谓战略上要联合,就是坚定地和社会主义国家站在一起,在认识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长期地和帝国主义阵营相抗衡;所谓战术上不能没有批评,就是对那些无助于社会主义阵营团结的思想和行为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以斗争求团结,以讨论求一致,在阵营内部形成一种经常交换意见、平等协商的风气。

苏联是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头雁”,自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以来,苏联党一直以“老子党”自居,特别是赫鲁晓夫上台后,对其他兄弟党兄弟国家更是颐指气使,一味地要求它们按照苏联的指挥棒行事,把干涉他党他国内政当成“家常便饭”。同时它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不与其他兄弟党兄弟国家互通声气,而是单独行事,不顾后果。这些都严重损害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1956年爆发的波兰、匈牙利事件在很大程度上便导源于此。

1956年2月24日夜至25日晨,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一次秘密全体会议上作《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在这个报告中,赫鲁晓夫突然把他以前口口声声称为“父亲”、“慈父”的斯大林指责为“暴君”、“刽子手”和独裁者。赫鲁晓夫的这个秘密报告事先没有提交大会主席团批准,更不要说和社会主义阵营内的其他兄弟国家打招呼了。苏**内、苏联国内及整个社会主义阵营为之一片哗然。帝国主义国家则额手称快,等待观看社会主义阵营的“好戏”。

赫鲁晓夫的这个秘密报告一出笼,便引发了社会主义阵营内部郁结已久的矛盾。波兰、匈牙利的反苏情绪急骤升温,并在外来势力的煽惑下演变成反苏、反国内政府的事件。赫鲁晓夫一不做,二不休,命令坦克开进华沙和布达佩斯,企图用高压政策平息事变。

赫鲁晓夫的声誉和地位无论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还是在苏联****内部都面临危机。1956年11月,赫鲁晓夫委托苏联驻华大使尤金向中国提出:要请周恩来访问苏联。次年1月初,周恩来抵达苏联,危难中的赫鲁晓夫对周恩来显得非常亲热。在一次小型宴会上,赫鲁晓夫侧身悄悄地对周恩来说:“我请刘晓大使转告你们党中央,你们的《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我们在《真理报》已全文刊登,还将印发五十万册单行本。”周恩来并未因为赫鲁晓夫的刻意讨好而放弃原则,他下定决心要和赫鲁晓夫“抬杠子”。会谈中,周恩来首先批评了赫鲁晓夫在处理斯大林问题上的错误,阐明了中共对斯大林的态度。他指出:斯大林是犯有错误,但他并不总是犯错误。评价斯大林要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和观点,不能抛开具体历史背景孤立地评价一个人。斯大林一生的功过,我们认为是三七开,功绩是主要的。不能全盘否定斯大林。

谈及兄弟党兄弟国家的关系时,周恩来指出:维护兄弟党的团结,加强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大国主义。特别是各国、各党内部的事,应由他们自己去处理。有意见可以商量,不能搞外部压力,干涉别人内政。赫鲁晓夫同志,在波兰问题上,你们处理得不够好。我们认为波兰事件是人民内部矛盾,波兰完全有能力自己解决。我们不赞成派苏联军队进驻波兰。波匈事件的发生,你们有责任。

赫鲁晓夫开始还耐着性子听着,但随着周恩来批评的不断激烈,他“炸”了似的弹起来为自己辩解,并粗鲁地指责一些东欧国家的领导人甚至他们的夫人,说他们要了金子,还要骂苏联,同西方勾勾搭搭,他们是“狗屎、坏蛋”,“像驴一样”。周恩来当即严肃地予以反驳:“赫鲁晓夫同志,对兄弟党的领导人不能这样。有什么话当面讲,不能在背后随便怀疑别人,这不利于兄弟国家的团结。”

赫鲁晓夫羞愧之余,大耍无赖作风,他瞪着眼睛望着周恩来:“周同志,你不能这样跟我说话。无论如何,我出身于工人阶级,而你却是资产阶级出身。”这一招是赫鲁晓夫惯用的伎俩,1959年他还对批评他的陈毅咆哮道:“比军衔,你是元帅,我只是个中将,但我是苏共的第一书记,你只是政治局委员,你这样对我不礼貌!”周恩来面对赫氏的挑衅沉着应战,他回敬说:“是的,赫鲁晓夫同志,你出身工人阶级,我出身资产阶级。但是,你我有共同的地方,我们都背叛了自己的阶级。”这个机智的回答把赫鲁晓夫逼进了死胡同。

争吵归争吵,周恩来此行的目的不是争吵,而是极力想帮助赫鲁晓夫认识错误,希望他的错误不再往前发展,因此,他利用各种场合和机会,对赫鲁晓夫进行规劝和说服。

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反斯大林的“秘密报告”,是他进行政治赌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只谴责与斯大林有牵连的罪过,而对自己在大清洗中的罪过避而不谈。因此,他虽批评了斯大林,但骨子里却继承了斯大林的个人专断之风。1957年1月8日,周恩来离开莫斯科前往阿富汗访问,赫鲁晓夫、米高扬、布尔加宁等送行。在去机场的路上,周恩来督劝赫鲁晓夫要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他说:斯大林的部分错误,你们也有责任嘛!你说肃反扩大化了,你们每一级都有三人小组,赫鲁晓夫同志你那时是乌克兰第一书记,你管这个事嘛!你怎么能只责备斯大林,而不作自我批评呢?为什么当时你们对斯大林肃反扩大化不提出意见呢?可见你们当时也是觉得斯大林是对的,你们自己做得也对。现在你们觉得错了,应该首先批评自己,不要只批评死人,这就公道了嘛!

心直口快的米高扬说:如果当时我们反对斯大林,除非把斯大林捉起来。赫鲁晓夫打断米高扬的话:“你胡说,我们当时要是反对斯大林,是我们被捉起来,不是你捉了他。”

赫鲁晓夫又对周恩来说:你们那里的党好办。周恩来说:我们犯了错误可以自我批评,经过自我批评,还是一样可以得到大家谅解,在工作中学习锻炼。你们为什么不可以呢?都是马列主义的政党嘛!

可是,赫鲁晓夫却怎么也听不进去,他倚老卖老地辩解说:“你们那个党可以自我批评,我要是这样搞就垮台了。我年龄大了,快七十岁了,还有几年呀!还容许我作自我批评吗?”

周恩来不再说什么了。他意识到,对于不择手段的赫鲁晓夫来说,他的批评不说是对牛弹琴,至少也是收效甚微。

赫鲁晓夫患上了大国沙文主义的不治之症。1956年,他在波匈事件上跌了跤子,但并未痛定思痛,猛然回头。1958年,他在度过政治生涯的危机期之后,开始肆无忌惮地向中国兜售他的大国沙文主义。

赫鲁晓夫先是借口为同航行于太平洋的苏联潜艇部队保持更好的联络而专程跑到中国,提出要在中国沿海港口修建一个长波电台。接着又向中方提出组建联合舰队。这两个有损中国主权的建议,被毛泽东愤怒地予以断然拒绝。

两度受挫,赫鲁晓夫仍不死心。他搜肠刮肚,又生一计。1958年9月,赫鲁晓夫在他的度假地克里米亚的雅尔塔突然召见中国驻苏大使刘晓。赫鲁晓夫对刘晓说:“美国插手台湾海峡,使台湾海峡局势骤然紧张,苏联政府不能坐视不管,应当帮助中国应付这一紧张局势。美蒋的优势主要是在海空方面,我们认为应在空军方面加强这一地区的力量,以便对美国的海军起到威慑作用。”刘晓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反应。赫鲁晓夫兜了一阵圈子,然后切入实质性内容:“如果中国政府认为需要而提出要求的话,苏联可派一批带有导弹的图-16轰炸机到中国去,并配备苏联的飞行员,可借用中国的领海、领空,给侵略者以致命的打击。”赫鲁晓夫要刘晓把这一建议转告给中国政府。

刘晓深感事关重大,连忙将赫鲁晓夫的建议电告毛泽东和周恩来。

周恩来接到刘晓的电报后,对赫鲁晓夫的贼心不死深为震怒。但随后周恩来便平静下来寻思对策。他想,赫鲁晓夫的建议虽然涉及中国主权,可是图-16型轰炸机是苏联能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各成员国的重要军事目标进行战略轰炸的高音速中程轰炸机。其战术性能在世界上是比较先进的。这种轰炸机的最大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920公里,能载9000公斤的炸弹在空中连续飞行7小时零20分。中国方面这几年也一直想搞自己的图-16轰炸机,并向苏联提出过技术援助的要求。但苏联方面迟迟不给予实质性的技术资料,因此进展很缓慢。这次赫鲁晓夫提出要帮助中国对付美蒋海军虽然只是一个堂而皇之的借口,但何不就势将他一军,要他提供一些图-16轰炸机的技术资料呢?

主意已定,周恩来立即派人给赫鲁晓夫回了一个电报:

我们非常感谢你的好意……但我们觉得,目前整个斗争的形势不宜于这样做。因为我们目前并没有使用轰炸机出海作战的意图。同时,美国也在尽力约束蒋介石的空军,不许他们轰炸大陆。这样,就使图-16轰炸机没有作战的机会。相反,由于苏联空军在中国的突然出现,可能会使情况复杂起来。为了有效地加强我国空军的作战力量,根据你的建议,我们准备提前进行图-16轰炸机的试制生产,希望贵国能提供技术资料和样机,并派技术专家来华援助。一个棘手的外交难题,经周恩来这么一处理,中国反由被动变成了主动。这就是周恩来的高人之处。

中国政府在等待苏联的反应。

10月30日,赫鲁晓夫给周恩来拍来一封复电:

苏联政府原则同意你的要求,提前供给图-16飞机技术资料和样机。1958年11月开始提供技术资料,作为样机,可供给你们最近出厂的、在部队中使用的两架图-16飞机。可以派遣必要数量的专家去中国。可以供应目前中国还不能生产的某些部件、锻件、模压件和半成品。

11月10日,周恩来派出一个二十二人组成的工作组前往莫斯科谈判图-16轰炸机的技术引进问题。经过谈判,中苏两国政府签定了一个协议书。协议规定,苏联方面负责提供图-16轰炸机的全套技术资料1342项,为此,中国政府付给苏联8200万卢布。

赫鲁晓夫虽然粗鲁,但他不乏政治家的精明。他想,如果毫无保留地提供图-16轰炸机的技术资料,正如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白白便宜了“小弟弟”。于是,赫鲁晓夫在技术资料上大打折扣,结果苏方提供给中方的技术资料仅占协议规定的全部技术资料的37%,而且,就是这套残缺不全的资料,也是他们早已淘汰了的。

精明的周恩来,也万没想到赫鲁晓夫会从中做手脚。8200万卢布,就权当是给赫鲁晓夫交的“学费”。落后就会受骗,这个规律不是周恩来能够改变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2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师长

积分
52192

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09-8-31 09:4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红大黑”周佛海[转帖]


  周佛海一生,大跌大宕,大红大黑。红极时曾代理陈独秀以中共中央局委员长的身份主持工作,黑极时屈膝敌国,成为汪伪集团举足轻重的三号人物。其生涯颇堪寻味。
  周出身败落官吏家庭,青年时期崇信共产主义,成为中共第一批党员。在上海出席中共“一大”时,曾和毛泽东同一地铺,联床夜话。彼时初识同为“一大”代表的陈公博,还为共产主义在中国应如何发展发生辩论。在嘉兴南湖那只著名的画船上讨论中**纲和党组织的人里,该两位赫然在座。若干年后二人随波沉浮,同恶相济,再度在汪伪卖国集团成为“亲密战友”,大约是斯时所始料未及。
  周在上海开展工作期间,与沪上名媛杨淑慧自由恋爱,许下婚约。不意他在乡下老家已有糟糠之妻及儿女成行的猛料被记者曝出,并被援引攻击社会主义信徒的品质,一时很是狼狈,远走日本。后来一度生活窘迫,感到赚取两个铜钿不容易,何苦把一部分交了党费?加之与共产国际代表鲍罗廷有矛盾,感觉共产主义事业渺茫,前途暗淡,遂登报脱离党组织,成为一名共产主义事业的叛徒。
  由此看来,说他从年轻时期就朝三暮四没有定见,缺乏坚定的立场,是不冤枉的。周佛海****后,感到浑身轻松,“政治上开创了一个新纪元,生活上得到了一个新天地”,骨头之轻犹如做了次泰式按摩。当时国民党的广东国民政府在苏联顾问及****的支持下,是为最新锐和具实力的政治力量,他投奔了任北伐军总司令、风头正劲的蒋介石。在蒋幕下来个政治急转弯,发起狠来,跳着脚攻击共产主义及****人。“中山舰事件”后,蒋反动嘴脸的锋利犬牙呲了出来,任武汉军校秘书长的周看准时机,星夜进言:“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建议迅速对****下手:“有枪在手,何惧之有?”得到了蒋的首肯。
  稍后上海“清共”,周佛海被杀人魔王杨虎关押起来,受到精神和肉体的折磨,由是更痛悔自己当初“误入歧途”。被张治中营救出狱后,更加卖力为蒋介石大摇鹅毛扇,发表反共言论。而周天生有种能耐,无论你门槛多高,架子多大,为人多傲,他都有本事很快和你厮混熟络,成为知交好友,因此在蒋身边好评不断,扶摇得意,顾盼生姿。他不遗余力反共的同时,又替蒋策划削藩,为剥除党内林立的地方实力派力量出谋划策。一次和蒋在归德空军基地被冯玉祥的一个骑兵师袭击,形势危在旦夕。一众近臣唬得面如土色,而一介文人周佛海镇定逾恒,依旧谈笑风生。更被蒋所赏识,目为重要亲信。
  大凡能为恶一时者,亦必有过人的才能,盖无翻云覆雨手段,难以济其恶也。周佛海的性格,表面大大咧咧意气纵横,实则作风泼辣干练,内心机诈百出,工于心计并且手腕强硬。“九一八”事变后,周曾任江苏省教育厅长,以刚强的霹雳手段镇压了一次学生要求抗战的大规模学潮,其狠辣果决,使当时的江苏省主席顾祝同也深服其能,从此更为蒋介石倚重。
  1927年宁汉合流,汪精卫加入蒋介石的南京政府,但芥蒂依旧。此时周佛海对自己日后的“真命主子”并未看在眼里,主持的《新生命》刊物上曾张贴出漫画,丑化陈璧君为妓女,“汪主席”则被画成一“大茶壶”。其仇汪的心理,大约要归咎于汪精卫曾不齿地说过:“周佛海真拆烂污,他以前是****员,现在却反噬****这么起劲,真不是东西!”认为周无政治品质:“这种人以后切莫共事!”而周则反唇对骂:“汪精卫真拆烂污,他是国民党员,却倒戈做****的工具,真不是东西!”也气急败坏发誓:“这种人以后切莫共事!”
  双方把话说绝了,谁知宦海风云难以测度,基于利益,不可能的事往往最可能发生。对日宣战后,汪和周都由心至身弥漫着一股抗日必亡的悲观情绪,对联共抗日的政策抵触和仇视。由以前的互相漫骂到发出“战必大败,和未必大乱”的共鸣,发现彼此竟是“宝一对”,苍蝇找到了臭咸蛋,关系迅速蜜里调油。
  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往往一触即溃,一溃千里。周佛海认为自己战必大败的“至理名言”不久即会成为现实,经过多次试探触碰,终于下决心抛开重庆政府,扶持汪精卫单独与日媾和,以“谋求和平”。期间上蹿下跳,拉托做媒,同日本秘密签定了臭名昭著的“重光堂密约”。当汪感觉卖国贼的“桂冠”纸菩萨扣铁帽子——难以顶戴时,周态度坚决地为其加油鼓劲,并策划逃离重庆另立伪府的行动,开路搭桥勇不可挡,起到不可替代的恶劣作用。
  汪伪“六大”召开后,蠢蠢欲动组建“中央政府”,和先汪落水,被讥为前汉(即前汉奸,汪伪被讥为“后汉”,作者注)的王克敏、梁鸿志会谈,但分赃不均。王克敏为此破口大骂:“汪先生过去不是骂我们是汉奸政府吗?不是骂我们是儿皇帝吗?请问你阁下是什么呢?民族英雄?!”从能言善辩的汪精卫到振振有辞的周佛海,一众“和平救国”的“爱国者”,纷纷面红耳赤,张口结舌,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弄了个丢人砸锅。
  历尽艰辛,汪伪政权终于开张志禧。周佛海俨然开国功臣,嘴脸庄严地四处招降纳叛,藏污容垢,收罗了不少阿猫阿狗。他一手掌握伪府财政、外交、特工大权,并在理论上捧出“和平运动救中国”的调调,把自己和伪政权上下人等打扮成一副忠贞人士模样。他能力超群,其才足以济其恶,行政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任职期间泛滥发行伪中储券剥削沦陷区人民,强制收购棉纱、棉布资敌,和军统斗法,杀害抗日人士,坏事做绝。汪精卫曾感慨:“民谊他们要是有佛海一半才干,我也就放心了。”
  周在伪府中算是有胆识之人,比如说,敢于在枝节问题上和日本人负气争执,在伪政府国旗的问题上和近卫文磨叫嚷争吵,还曾因日本朝秦暮楚,一度试图抛开汪伪单独和重庆蒋政府媾谈而大吃其醋,羞恼交集中漫骂中间人犬养健:“你知道犬养在中国是什么意思?就是狗养的意思!狗养的日本人,拿我们当猴耍!”不意歪打正着,他的强硬,被日本一些内阁成员认为有武士道精神,表示佩服。
  但周佛海没料到的是,形势变化得太快,本来把身家性命押了日本一宝,满以为日本“皇军”伸根手指就可以推翻风雨破舟一般的重庆国民政府,要是发了横劲连老英老美也吃不消,哪知太平洋战场日本一败涂地后,似乎前景不见得那么美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心情惶惶不安,一面吃回头草厚颜向重庆方面挤眉弄眼暗送秋波,一面随着日本的败象渐呈,体会到时间就是金钱,抓紧工夫敛聚。仅仅一部分财产,就是伪中储券3000万元,折合金条(旧制十两)十数万根。后来身处牢狱,这些家当为他人做嫁衣,被戴雨农毛人凤巧取豪夺挤榨得没剩几滴,倒是他搜刮时始料未及的。而追求女人向来是他一大“爱好”和“专长”,绯闻四出之余,还蹂躏了日本女护士金田幸子,大概他认为这也是一种形式的抗日。

  1945年8月,日本投降。树倒猢狲散,汪伪政府宣告垮台,周佛海法力无边,摇身一变,就地把伪中央政治委员会的牌匾换成南京临时政务委员会,更给自己搞到一纸重庆政府“上海行动纵队司令”的委任状,竟名正言顺成了潜伏敌伪的“反攻重臣”,依旧前呼后拥,巡视安抚,得意非凡,叫上海市民好生摸不着头脑,一时蔚为奇观。直到被重庆政府认为剩余价值无几后,才隆重收监以汉奸罪审讯。
  在审判中,周佛海舌灿莲花,百般为自己辩解,居然大有苦心孤诣忍辱为国而不被理解的苦恼。虽然巧言令色掩盖不了卖国投敌的****,却赢得一些不明****听众的喝彩。旁听席上一女士为其风度倾倒,居然表示:“如果周先生能够出狱,我当无条件嫁给他。”
  周佛海除政治才能外,素以文采风流自负,被判处死刑后夫人杨淑慧在外活动,居然周旋到“蒋委员长”一纸特赦书免死,周狂喜之余赋诗一首,里面有“嶙峋傲骨非新我,慷慨襟怀仍故吾。更喜铁肩犹健在,留将负重度崎岖”的句子,幻想东山再起。平心而论诗是好诗,但文天祥史可法的话从汉奸口里道出,不仅好笑,亦复无耻。他附敌后给夫人的信曾说:“行非常之事,即使生前不为人所谅,将来历史上必有大白****于天下后世之一日……勿为一时毁誉所刺激。”然而,自欺欺人安能掩住世人悠悠之口?是非功过自有青史评章。汉奸就是汉奸,不特不为时人谅解,千百年后沧海桑田,高岸为谷,山谷为陵,周佛海这个名字,仍将牢牢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1948年2月28日,周佛海病逝于南京老虎桥监狱,终年53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2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师长

积分
52192

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09-8-31 09:5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叶利钦:苏联的掘墓人[转帖]

   今天是前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诞辰78周年,他是苏联解体重要的推动者。

  2月1日,是前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诞辰78周年纪念日,他于2007年4月23日去世,享年76岁。

  “今天,我最后一次作为俄罗斯总统向大家恭贺新年。我已经决定,在即将过去的一个世纪的最后一天辞去总统职务。”1999年12月31日晚,在新年钟声即将敲响之时,叶利钦向全俄罗斯民众发表新年电视讲话,他的开场白让经历了许多动荡沉浮的俄罗斯人目瞪口呆。

  接着,叶利钦饱含感情缓缓说道:“我为你们那些未能实现的梦想请求原谅,为未能理解大家的希望而请求原谅,为我自己未能把国家领进一个富足文明的未来而请求原谅。”一声道歉,天下动容。这位叱咤苏联、俄罗斯政坛多年的风云人物,选择以这样特立独行的方式进行政治谢幕。

  8年后的4月23日,克里姆林宫新闻局突然宣布,俄联邦首任总统叶利钦由于心血管病情加重导致心力衰竭,于当日15时45分在俄中央临床医院去世,享年76岁。叶利钦的葬礼于4月25日在莫斯科新圣女公墓举行,根据俄总统普京的命令,同一天为全俄罗斯哀悼日。

  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他的个性正如他的名字“鲍里斯”(俄语意为勇士、斗士)。这位特殊时代中有着特殊性格、特殊经历的俄罗斯政治斗士,以平静的方式谢幕人生。

  ★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田冰(发自莫斯科)

  
  1996年,在一次竞选集会上,叶利钦与身着迷你裙的金发女郎在台上跳起了劲舞

  苏联的掘墓人

  1931年2月1日,南乌拉尔地区的一个小村庄里,一个祖坟上几辈子没有“冒过青烟”的普通农户家中,迎来了头生儿的哭啼声。受洗时,这个婴儿差点被粗心的神父淹死在洗礼盆里。父亲给大难不死的男婴取名为“鲍里斯·叶利钦”。

  小叶利钦调皮好斗。“二战”爆发后,10岁的叶利钦和小伙伴们偷偷钻进苏军弹药库,弄出两颗手榴弹,结果摆弄之间一声巨响,他左手两个手指被炸掉。虽然大难不死,却留下了终身残疾。富于冒险的性格在其少年时代已经露出端倪。

  24岁那年,叶利钦从乌拉尔基洛夫工学院建工专业毕业,同时收获了爱情,和大学同学奈娜结为终身伴侣。

  此后30年,叶利钦从基层一步步做起,从工长、主任、总工程师、经理,一直做到苏共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委第一书记的位置。“知天命”的叶利钦从建筑行当到主管当地工业,政治阅历日臻成熟,显示出一个政治领导人的才华。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叶利钦走进了第一把手的视野,从此调任苏共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和苏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随后,他又晋升为苏联国家建设委员会第一副主席、部长,完成了从地方到中央的跳跃。

  戈尔巴乔夫成就了叶利钦的事业,但随着苏联政治的一步步变迁,伯乐手下的千里马开始变得桀骜不逊。1987年10月,叶利钦在苏共中央全会上公开批评戈尔巴乔夫及其改革政策,随即遭到解职。

  在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大旗之下,苏联在1989年举行了第一次全国性的民主选举。叶利钦看到自己翻盘的机会来了。在竞选中,叶利钦将自己包装成一名旧体制时代的烈士,猛烈批评戈氏漏洞百出的政策使人民生活陷入贫困,他的声音引起许多民众的共鸣。在俄罗斯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上,叶利钦当选为俄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从此以后,叶利钦通过这个平台,向苏联体制发起更多的挑战。1990年7月,由于对苏共内部保守势力给政治改革设置障碍感到不满,在一次大会上,叶利钦干脆宣布退出苏共,扬长而去。

  就这样,叶利钦完成了从“苏共改革派”代表人物,到“激进民主派”领袖,再到苏联“掘墓人”的转变,并经受了一次次的政治洗礼。

  叶利钦时代

  1991年6月,叶利钦在全民选举中当选为俄联邦首任总统。这个时候,东欧已经发生巨变,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对苏联的离心力不断加大。8月19日,以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为首的一些苏联党政领导人发动了政变,组成“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夺取国家权力。此时,叶利钦跳上开到“白宫”(俄罗斯最高苏维埃所在地)前的坦克上发表演讲,呼吁民众和军队起来进行反击。最后,军队转向支持叶利钦。21日晚,紧急状态委员会的成员被一一逮捕。叶利钦成为此次事件的最大赢家。

  12月8日,先后宣布独立的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三方领导人举行“别洛韦日丛林会晤”,宣布三国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随后,叶利钦到克里姆林宫与戈尔巴乔夫进行了8小时的谈判,要求他交权。已经穷途末路的戈尔巴乔夫向叶利钦提出的惟一要求,是免除他的一切法律责任。

  苏联解体并不代表政治斗争的终结。1993年10月,为了结束总统与最高立法机关之间的权力之争,叶利钦不惜动用武力炮打“白宫”。在这次“莫斯科流血事件”中,142人死亡,600多人受伤,反对派领导人遭到了关押。

  在新独立的俄罗斯联邦中,围绕新宪法的制订,叶利钦与苏共斗,与杜马斗,充分展示一个强力政治家的魄力和手腕,他的权力也逐步得到巩固。1996年,叶利钦竞选连任总统成功。从此,俄罗斯进入了一个新的“叶利钦时代”。

  作为新俄罗斯的掌舵人,叶利钦娴熟地运用手中的权力,自如应对复杂多变的政治格局。从盖达尔、切尔诺梅尔金、基里延科、普里马科夫、斯捷帕申,一直到最后的普京,在9年的总统任期内,叶利钦更换了6任总理,可谓史无前例。但是,叶利钦的“休克疗法”没有创造出经济奇迹,反而使国家经济面临崩溃,一贫如洗的人们在商店外默默地排着长队,商店里却空空如也。

  “与西方文明接轨”的政治浪漫也因对方“口惠而实不至”而遭到冷遇,政治改革搁浅,寡头政权隐现。身心俱疲的叶利钦最后一次出牌,在离总统任期尚有半年之际宣布退位,把当时名不见经传的普京推到前台。

  幸福的退休老头

  “终于,工作结束了,似乎很圆满,无一遗漏。办公室并没有使我心生留恋之情,但此时此地,当我最后一次同扮演着总统角色——但还未正式成为国家首脑的他站在一起的时候,我感慨万千,心中有千言万语,我现在退休了。”叶利钦后来在自己的第三本回忆录《总统马拉松》里这样描述自己决定辞职时的心情。

  尽管离去时带着许多伤感,但全身而退之后的叶利钦总算过上了悠游的生活。依照《离任俄联邦总统及其家庭保障法》,叶利钦依然享有不亚于现任总统的待遇。他频频穿梭于世界各地观光疗养,探亲访友。到温布尔登为俄罗斯网球选手呐喊助威,在风景如画的贝加尔湖畔垂钓,在意大利撒丁岛疗养。他还曾经来中国旅行、度假,接受中医和藏医治疗,据说还练起了中国气功。在世人眼里,叶利钦俨然成为全俄罗斯最幸福的退休老头。

  远离政治的叶利钦并未完全离开公众的视线。他最近一次“出风头”,是在一个多月前。当时,叶利钦把自己位于莫斯科巴尔维克哈地区的别墅及周围不动产的地契弄丢了,价值约4000万美元。这个消息曾引起不小的轰动。

  悠闲度日的叶利钦还是躲不过病痛的骚扰。叶利钦有多年的心脏病史,1996年曾接受心脏搭桥手术,在此前后还多次因为心脏病入院治疗。

  最后的甜点

  叶利钦病逝当天,普京打电话向叶利钦夫人奈娜表达慰唁。普京在当晚电视特别讲话中高度评价了他的前任,称其为“俄罗斯民族领袖”,开启了一个拥有新宪法的自由民主开放的俄罗斯新时代。

  而戈尔巴乔夫,这个叶利钦曾经的战友和对手,在评价叶利钦时感怀万千:“在他的肩膀上,承载着这个国家的重大事件,既有功,也有过。”

  与官方政要的评价相比,俄罗斯普通百姓对叶利钦的感受可能更复杂一些。许多俄罗斯人感激叶利钦将他们带入一个自由的时代,“不管怎么说,现在的俄罗斯比苏联时期自由了。我们离世界更近了。”大学女生娜塔丽说。

  可是,也有许多人仍然对叶利钦时代的困顿耿耿于怀。42岁的莫斯科居民阿列克谢说:“对于逝者本不该说不好听的,我对此只能说遗憾。在那些所谓的改革中我失去了一切,甚至没有能力医好妈妈的病。但是,干吗要把所有这一切归罪于一个人呢?应当区分开鲍里斯·叶利钦的功过是非,毕竟他本人已经向我们道过歉,而他执政的时代也已经成为历史。”

  身为工程师的米萨没有直接回答记者的提问,却给记者举了个颇有意味的比喻——如果冷盘非常精致漂亮,第一道热菜香味扑鼻,第二道菜可口地道,但是最后的一道甜点却不怎么成功,于是一顿美餐顿时感觉索然寡味。“而叶利钦为我们端上来的甜点是什么呢?”米萨说。

  如今,叶利钦已经离去,他的功过是非只能交由时间去回答。毕竟,他所在的那个时代,依然难以评说。 ★

  率性而为鲍里斯

  人们不会忘记那个爬到坦克上挥斥方遒的叶利钦,人们也同样会记得,那个像一头大狗熊般狂歌劲舞的鲍里斯

  ★ 本刊记者/刘婉媛

  从最初的列宁,到今天的普京,有人这样总结过苏联(俄罗斯)领导人的传承规律:一个头发少的人走了之后,一个头发多的人就会走上台来;另一个头发多的人走了之后,另一头发少的人就会走上台来??

  这个规律再次被叶利钦证实。1991年的圣涎夜里,随着克里姆林宫外苏联红旗的降落,谢顶的戈尔巴乔夫黯然退出政治舞台,一头银发的叶利钦成为了克里姆林宫的新主人。那时,叶利钦60岁,满头华发却使他看似老态龙钟。不过事实证明,叶利钦不仅在政治上颠覆了苏联社会,在形象上也颠覆了人们对苏联领导人的印象。

  撇开他的功过是非,人们看到的是一个个性张扬、率性而为的叶利钦。1996年,在一次竞选集会上,叶利钦与身着迷你裙的金发女郎在台上跳起了劲舞。此前,他在访问德国时突然跳上军乐团的表演台,抢过指挥棒边唱边跳,频频向观众飞吻。这些场景被电视拍摄下来向全世界播放,厌恶叶利钦的人讥笑他失礼、丢脸,而支持他的人则觉得他率真、可爱。

  叶利钦的贪杯名声在外。他的侍卫长出书披露说,1994年叶利钦访问美国和爱尔兰的时候,由于在白宫与克林顿总统喝得酩酊大醉,当第二天专机到达都柏林的时候,他根本无法按照原计划与爱尔兰总理雷诺兹进行会谈。最后,只好由下属前去告知爱尔兰人:总统身体不适,不能下飞机??

  有一次,叶利钦到亚美尼亚的一家酒厂参观。按照厂家的传统,可以向贵宾赠以与体重相等的美酒。结果,叶利钦的体重让人大吃一惊,他被赠予了七八箱酒,成为在该厂有史以来赠饮最多的宾客。

  因为性格冲动、肆意妄为,叶利钦被冠以“错误百出的鲍里斯”的称号。不过,他却和同时期的不少政治领袖结下深厚友情。英国前首相梅杰在获知叶利钦病逝的消息后说:“他可能比较情绪化、难以捉摸,但是,他一旦成为你的朋友,他就会是个终生的朋友。”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和德国前总理科尔都是叶利钦的至交。去年,叶利钦75岁生日的时候,这两位好友还不远千里到俄罗斯给他庆贺生日。据说,叶利钦和科尔两人曾“一边洗桑拿,一边讨论世界大事”。克林顿曾经在欧安峰会上与叶利钦唇枪舌剑,也曾在新闻招待会上因为叶利钦说的笑话而笑得前仰后合。

  因为病痛折磨,也因为政治的风大雨大,叶利钦最终选择淡出政坛。他把辞职的这一天选在了新千年来临的前一天。在告全国人民的电视讲话中,叶利钦有些口齿不清,还带着点哭腔:“我走了,虽然比预想中的要早一些,但这是不得己的事情??”2007年4月23日,他真的走了。人们不会忘记那个在莫斯科街头爬到坦克上挥斥方遒的叶利钦,人们也会同样记得,那个像一头大狗熊般狂歌劲舞的鲍里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2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师长

积分
52192

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09-8-31 09:53:51 | 显示全部楼层


谁破解了李白《静夜思》版本差异之谜? [转帖]


2009年1月26日晨,日本共同社发出一则消息:李白の詩、日中でなぜ違う 中国出身の中学生が謎解き(李白的诗、中日版本何以不同?中国出身的初中生解谜),还配发了一幅照片。消息的大致内容是,日本东京都江户川区一所初中的华裔学生相木将希发现李白的《静夜思》在日本的语文资料中的版本是:“牀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与他在中国学到的版本不同,日语中的“看月光”在中国是“明月光”,“望山月”则是“望明月”。相木和同学一起咨询了出版资料的出版社,对方回答“不清楚”。他们通过互联网查询、写信给中国学者等方法咨询后得知,日本的表述是李白作诗的原文,中国的表述则是明朝以后为普及诗词而改写的。大东文化大学中国文学教授门胁广文感慨地表示:“有的学者都还不知道的情况,这名中学生却细心地发现了。”

看了共同社这则消息我也产生了感慨,首先是为这位日本初中生刨根问底的钻研精神感慨;其次为这位日本文学教授的诚实感慨,因为他承认日本“有的学者不知道”李白《静夜思》的版本区别。连学者都弄不明白的谜团居然被一个初中的孩子解开,这的确算得上是一则貌似轰动性新闻了,难怪日本最大的通讯社共同社为此专门发出了一则电讯稿。

从共同社的电讯中可以看出,相木将希同学是通过互联网查询和向中国学者请教后得到的答案。其实,不要说中国学者,不少喜爱唐诗的普通中国人也注意到了李白《静夜思》的不同版本。宋刊本的《李太白文集》、宋人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洪迈所编《万首唐人绝句》中,《静夜思》的第一句均为“床前看月光”,第三句也均作“举头望山月”。元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集》、明高棅《唐诗品汇》,也是如此。在此之前《静夜思》已传入日本(日本静嘉堂文库藏有宋刊本《李太白文集》12册),而以日本人的汉字水平以及对唐诗的崇尚,他们绝不敢修改《静夜思》这首经典诗作中的任何一个字。但在中国情况就不一样了,到了明代赵宦光、黄习远对宋人洪迈的《唐人万首绝句》进行了整理与删补,《静夜思》的第三句被改成“举头望明月”,但是第一句“床前看月光”没有变化。清朝康熙年间沈德潜编选的《唐诗别裁》,《静夜思》诗的第一句是“床前明月光”,但第三句却是“举头望山月”。直到清乾隆28年(1763年)蘅塘退士所编的《唐诗三百首》里,吸纳了明刊《唐人万首绝句》与清康熙年《唐诗别裁》对《静夜思》的两处改动,从此《静夜思》才成为在中国通行至今的版本:“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是这也不是清朝流行的唯一版本,就在《唐诗三百首》问世前58年代康熙44年(1705年),康熙钦定的《全唐诗》中的《静夜思》就是与宋刊本《李太白文集》完全相同的“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两个版本到底那个是李白的“原作”,中国学界似乎没有100%的把握下定论,但是大体可以推测宋人的版本距唐朝年代不远,所以最有可能接近李白的原诗。不管如何,经过“改动”了的《静夜思》比“原版”要更加朗朗上口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床前明月光”版比“床前看月光”版在中国民间更受欢迎的原因。中国李白研究会会长、新疆师范大学教授薛天纬先生在《漫说<静夜思>》(《文史知识》1984年第4期)一文中专门对两个版本的差异发表了如下看法:

仔细体味,第一句如作“床前看月光”,中间嵌进一个动词,语气稍显滞重;再说,“月光”是无形的东西,不好特意去“看”,如果特意“看”,也就不会错当成“霜”了。而说“明月光”,则似不经意间月光映入眼帘,下句逗出“疑”字,便觉得很自然;何况,“明”字还增加了月夜的亮色。第三句,“望明月”较之“望山月”不但摆脱了地理环境的限制,而且,“山月”的说法不免带点文人气——文人诗中,往往将月亮区分为“山月”“海月”等,“明月”则全然是老百姓眼中的月亮了。

薛先生的考证与分析早在25年前就已发表,这些年来也陆续有不少学者和唐诗爱好者引用,算不得鲜为人知,但还是比不上日本共同社的影响大。君不见,那则“李白の詩、日中でなぜ違う 中国出身の中学生が謎解き”的电讯一经发出,立时引发了中国各类媒体的莫大兴趣,包括新华网、中新网、环球网在内的权威机构,纷纷跟进转载这条题为“华裔初中生破解中日《静夜思》差异”的消息,出口转内销,弄得跟真的似的,估计有的中国学者也要大发一番感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2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师长

积分
52192

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09-8-31 09:5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叛党为敌之后的顾顺章[转帖]

  变节叛党危害中央

  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共特别行动科负责人的顾顺章,是1931年4月24日在汉口被捕而叛变的。本来,顾顺章是奉中央之命为即将赴鄂豫皖苏区的张国焘、陈昌浩去侦察交通路线的。他在返回途中盘桓于汉口,同着一个路遇的美艳妇人,以“化广奇”的艺名,在汉口新新游艺场表演魔术敛钱,以供吃喝挥霍。恰好在游艺场溜达的从上海过来的叛徒尤崇新,认出昔日的上级顾顺章,遂引来大批军警特务,在舞台上将顾捕获。特务们在顾顺章的箱子里搜出几份中共的重要文件,还有一封写给蒋介石的信,可见顾的反叛之心时已萌生。事实上正是这样的,中央对顾的一些举止言行早有看法。一方面他在工作中热衷于搞盲目乱干的冒险主义,多次想用炸药去炸上海的几家大旅馆,还提出用武力抢劫外国轮船;另一方面他利用工作的特殊性,生活上放荡不羁,吃喝嫖赌,日渐腐化,而且,他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当时在中央特科情报科任科长的陈赓,就曾忧虑地对聂荣臻等人说过:“顾顺章这样下去,总要走到变节投敌的那一天。”中共中央在这种情形下,正在考虑将顾顺章调离特科,顾对此也有察觉,心生不满,反叛之心随着萌生。
  果然,被捕后的顾顺章不屑理睬审讯的那些特务,大咧咧地挥手而道:叫蔡孟坚来。国民党武汉市警察局长蔡孟坚来后,顾自报家门,拍着胸脯说:“中共在上海的所有机密我都知道,用飞机送我去南京。”蔡孟坚简直不敢相信,****中央政治局的一位大员,就这么轻易地反叛到国民党一边。对于顾提出用飞机送去南京,蔡派人去问,恰好这一天在武汉找不到可以调用的飞机,于是决定派军舰送,这样就慢了十几个小时。蔡孟坚是中统的人,为了不使这一巨功落到军统手里,他只给徐恩曾发报。可是电报落到了****员钱壮飞手上。钱奉命打入中统,逐步取得了徐的信任,担任机要秘书,他用早已窃到的密码译出电文,顿时大吃一惊,思虑一番后派女婿从南京赶往上海向中央报讯。周恩来布置有关人员以一分钟也耽误不得的速度,组织机关撤走,所有与顾顺章有联系的人员一律离开上海或隐入地下状态。
  从4月26日起,中统特务头目徐恩曾亲率大批特务、军警,由顾顺章领路在上海实行大搜捕。然而在周恩来采取的一系列断然措施面前,尽管像疯狗一样的顾顺章连着三天三夜没有睡觉休息,一直带着特务四处行动,终是没有抓到一个中共领导人,破获一个中共机关,这令徐恩曾等人十分沮丧。事情的结果虽然是这样,但事件的发生足以使周恩来等人惊出一身冷汗:如果不是钱壮飞的话,党中央机关可能被敌人一网打尽了!
  在上海一无所获,并没有使顾顺章死心罢手,他仍在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地对付****。他一方面继续带着特务在上海、南京破获中共地下组织,亲自带人进行蹲坑、跟踪;另一方面为中统对付****献计献策,为其培训特务。顾在投敌后丧心病狂地作下了两桩最大的罪孽。一是向中统指认了中共领导人之一的恽代英。是时,化名为王作霖的恽被关押在国民党南京“中央军人监狱”,身份尚未暴露,而党组织正在组织多方面的营救。在这眼看能够脱离险境的时候,被顾出卖,敌人将恽杀害在南京雨花台;二是同年6月,顾顺章带着特务在香港捕获了中共另一名领导人蔡和森,使这位具有杰出才干的党内中坚惨死于敌手。
  顾顺章成了由中统牵着的穷凶极恶的狂犬,对中共在白区的工作造成了极大危害。周恩来曾指示中央特科设法除掉他。聂荣臻、陈赓、吴德峰等人几次精心设计,无奈中统对顾护卫森严,行动难度大,未能得手。严惩顾顺章成了中央的一块心病,除了党内的秘令,中央还决定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名义,公开发出对顾的通缉令。通缉令是1931年12月1日由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签发的,内中写道:
  “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特通令各级苏维埃政府、红军和各地赤卫队,并通告全国工农劳苦群众:要严防国民党反革命的阴谋诡计,要一体缉拿顾顺章叛徒,在苏维埃区域,要是遇到这一叛徒,应将他拿获交革命法庭审判;在白色恐怖区域,要是遇到这一叛徒,每一革命战士,每一工农贫民分子有责任将他扑灭。缉拿和扑灭顾顺章叛徒,是每一个革命战士和工农群众自觉的光荣责任。”
  这是一份党内史无前例的“格杀勿论”通缉令,足见中央对顾顺章的痛恨。

  脚踏两船 另有图谋

  顾顺章的叛投,对于中统特务头目徐恩曾来说,不啻是天赐贵人,因为徐本来就以善于利用****的叛徒而有名气,这一下居然又网罗了一个**中央的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共特科首脑。以顾顺章的特殊身份,加之顾基本上是自愿地死心塌地来投,更是得到了徐的信任和重视。为显示对顾顺章的厚爱,在顾的妻子已被中共特科秘密制裁的情形下,徐恩曾命人物色到一个颇有姿色的南京姑娘,为之大肆张扬地举办了隆重的婚礼。就连蒋介石也派特使送来了一千银洋的贺礼。徐恩曾为顾顺章配备了一个八九人的办公班底,秘书、总务、会计、司机、多名保镖一应齐全,让其住入南京细柳巷4号院,那是一个宽绰的独立庭院。以上这些做法,在规矩森严的国民党特务内部,其待遇之高是独一无二的。
  为要回报主子的隆恩,顾顺章只有竭尽心力地为中统卖命。他自诩熟知中共政治保卫的全部内容,向陈立夫和徐恩曾提出建议:一定要切实地贯彻“自首政策”、“利诱政策”,以变节分子来发现中共在上海的秘密机关;再一个方面是中统的特务要增加各类化装人员,日夜出动,这样才能发现目标。对于积极破获中共地下组织,顾顺章完全是身体力行,不辞辛劳地四处活动。1933年3月前后,顾的“努力”多次获得回报,即带领特务抓捕了罗登贤、廖承志、陈赓等中共要人。还有潘梓年、丁玲等人的被捕,也与顾大有关连。就是著名反蒋斗士、时任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总干事的杨杏佛,也被顾顺章列入暗杀的名单之内,后来只是军统抢先一步下手得逞。为此,顾顺章还在陈立夫面前抱怨徐恩曾下手太晚。
  顾顺章意识到了提高特务能力素质的重要性。他目观中统的特工人员来自三教九流,普遍素质低下,于是向徐恩曾提出开办特工训练班,自告奋勇地担任教官。顾于1926年由中共选派与陈赓等人赴苏联专门学习政治保卫,受过系统而严格的特工训练。在接连开办的几期特工训练班中,顾顺章每天授课三四节,讲授如何盯梢跟踪,实行捕获、绑架、暗杀等特务手段。因为顾在中央特科“红队”(又名打狗队)时,确实很多次成功地制裁叛徒,有这方面的经历,他结合这些实例讲课,自然理论和实践互相融合。顾在特工训练班的授课内容,被整理成训练教材,几乎成了中统、军统内部的必读书。

  顾顺章叛党为敌之初,中统尚未正式成立,徐恩曾以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调查科科长之名分,领导这个以对付****为主的特务机构。在另一方面,戴笠领导的复兴社特务处,也是草创不久,缺乏专门而能干的特务人才,像顾顺章这样干得卖力的“特工专家”,落在了中统的一边,自然引起了戴笠的看重,少不了从暗地里进行拉拢。顾顺章眼见得徐恩曾将自己视如股肱,器重有加,而那个在蒋介石面前走红的戴笠又私下里频频示好,真是好不得意,那种潜藏得很深的政治野心陡然膨胀起来。本来,徐恩曾给他配置的办公班底就有八九人,俨然成为一个独立于中统一个处室之外的私人班底,顾顺章的如意算盘是:在这个小局面的基础上,既要稳稳地占住中统这边的位置,又要在暗中与军统搭上一手,讨得好处,更要将两方面的矛盾为己所用,争取日后发展势力,独立门庭。顾自以为精明,却不知道犯了徐恩曾的大忌,使得徐怒火中烧。在中统与军统尔虞我诈的倾轧中,徐恩曾最痛恨的就是手下人与中统、军统勾结,充当内奸反挖自己的墙角。在部下不断反映顾顺章游走于中统、军统之间,脚踏两只船的各种行径后,徐对顾顺章产生了厌恶,感到此人不可信任,开始从各方面予以限制。几个月后,顾顺章明显地感到了徐恩曾的冷落,心中愤愤不平,干脆加紧了与军统的勾结,非常尽力地帮助军统在上海、北平等地,侦破了好几桩与****相关的案子,更是得到了戴笠的青睐。犹如水中按葫芦,一边落一边起,徐恩曾以至于陈立夫对顾顺章更加不满意了。
  大凡自动投敌的变节分子,都是野心勃发、贪得无厌的势利之徒。顾顺章完全是这类角色。他在中统失宠之后,受到戴笠等人的挑拨和诱惑,萌生了自立山头,另辟蹊径的念头。这个念头的内核就是组建“新****”,作为对抗、瓦解中共的政治组织,在此旗帜下招兵买马,发展势力。
  顾懂得政治纲领的确立,对于创建一个新党的重要性。他明白凭自己的能耐是麻秆做扁担——担当不起,冥思苦想之下找到一个当年的同窗好友蒋云。这个籍贯为常州的蒋云,既非中共的叛徒,也不是国民党的机关人员,只是一个有一定政治头脑,容易想入非非的知识分子。他被顾邀到南京,携着妻子住进了细柳巷独立大院,与顾顺章关门密谈,一谈就是大半天,所谈的内容连顾的亲信也全然不知,只有一个心腹保镖林金生,即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的彪悍汉子,有几次在场,知道顾顺章与这个蒋云在密谋建立“新****”的事。
  蒋云在南京住了十余天,发挥他的聪明才干,搞出了一整套文字材料,即“新****”的政治纲领、党章章程、组织措施等,而且制订了一个“五年建党计划”。顾顺章虽说对政治是外行,毕竟在党内多年,又任过政治局候补委员,结合自身的体会提出不少修改意见。
  蒋云在交出了顾顺章颇觉满意的“新****”一套材料后,没过几天,顾顺章晚上单独宴请蒋云夫妇,在一起喝了不少酒。就在这晚下半夜,喝下了毒酒的蒋云夫妇双双毙命。顾顺章叫上林金生,两人动手将两具尸体装入麻袋,自己开车运到南京的边营郊外,掩埋在荒土里。顾这种事成之后就杀人灭口的歹毒之举,令忠心跟随的林金生也不禁胆寒心惊,感受到一种兔死狐悲的恐惧。

  秘密处决下场可悲

  自知羽毛未丰的顾顺章,还不敢摆脱中统独自打出“新****”的旗号,于是向徐恩曾作了专门报告,又呈上蒋云起草的一套材料。徐恩曾岂不明了顾打的是什么算盘,心头窝着一股阴火,便毫不客气地训斥说:建立一个新党,谈何容易,得多少政治上的行家里手才操作得下?你……那是根本勿来事的!顾顺章听话听音,知道对方瞧不起自己,不同意那样做。然而,他还是在中统的屋檐下,不能不低头。徐恩曾的这一顿连讥笑带讽刺的训斥,使得顾心生恼恨,决计找机会剔除这块自己前程路上的绊脚石。
  1933年12月末的一天,顾顺章将林金生召到密室,直截了当地说:“我打算成立一个特务队,由你担任队长。”接着,恶狠狠地布置:“你们特务队建立起后,其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把徐恩曾给我干掉!你的枪法很好,到时候由你亲自动手。”看见林金生一副愕然惊讶的模样,顾顺章盯着他问:“你不敢吗?”林金生深知顾的凶狠毒辣,不敢说不,也不敢流露出畏难情状,赶紧回应:“行,我听你的。”
  林金生从密室出来,在房间里重新陷入极度的震惊和惶悚之中。他没有想到顾顺章狂妄凶残到了这般田地,竟然想杀徐恩曾!徐是这么好杀的吗?你才十几个人,欲与势力如此强大的中统老板作对,这不是太岁头上动土、老虎嘴边捋须吗?林金生越想越怕,连日来弄得心神难定,茶饭不香。
  又过数天,一件意外之事让林金生愈加恐惧,下决心从顾顺章身边逃走。这天,顾派林将一封密信送往某一地方,由于天气太冷,林穿着大衣外出,将信放在大衣的口袋里,不料快到交信的地方,一搜口袋没了信件,抓挠着头皮想了很久,疑是在半路丢失了。无奈之下,林金生回到细柳巷硬着头皮向顾顺章复命。顾顺章阴沉着脸,眼里闪射出狐疑的冷峻光芒,在林金生身上扫视了几遍。然而他没有像以前那样厉声斥骂,只是松开咬得铁紧的牙骨床,冷淡地挥手说:“你去吧。”
  退出来的林金生,心头充塞着一种不寒而栗的沉重感,他从顾的神情中看到了非常危险的兆头,明了顾已经对自己起了疑心,迟早要对自己下手的。林金生脑子里翻江倒海地思虑了许久,最后横下了这样的决心:与其无端地死于顾手,不如抢先一步,死里逃生。当天,他不动声色平静如故,翌日上午借上街办事的机会,直接来到中统局本部,面见徐恩曾告发了顾顺章。
  徐恩曾相信林金生的告发完全是真实的,不禁大为震骇。他决然没有想到顾顺章是这么的凶残歹毒,竟然想杀害自己,这还了得,真是养蛇吃鸡养虎遗患了!徐恩曾表面上镇定得很,要林金生回去后不动声色,发现顾的异常动向即来报告。而林金生哪敢再回细柳巷院子?连连哀求说让他离开南京,离得越远越好。徐恩曾对林心生怜悯,稍作思索,便说:“陕西省的党部工作站最近向我要人,你先去那儿干一段时间吧,我这就给你安排。”

  徐恩曾也考虑到了顾顺章发现林金生逃出后会立即追杀的因素,很快地安排林金生乘火车离开南京。果然当天下午,顾顺章发觉林已逃离自己,遂派出多名特务在火车站、汽车站及渡口寻找,指示若发现林金生就地击毙。接连两天,这些特务昼夜守候,最后无功而返。
  顾顺章纵是狡诈多疑,但决然没有想到林金生已在徐恩曾面前告发了自己,因此并无一点防范心理。在徐恩曾这一边,也是表面上一切如常,而实际上已在做着诛除顾的种种准备。徐恩曾知道首先必须稳住顾顺章,防止这个亡命之徒狗急跳墙,做出极端之举。另一方面,徐清楚诛除顾顺章这么一个高位的****叛徒亦非小事,不能由自己随便说了算,不但要征得陈立夫的同意,而且还得由蒋介石首肯才行,这些事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做。基于这种情形,徐恩曾来了个内紧外松,派人将顾监视起来,但不可露出任何的迹象。而顾顺章自从林金生逃走,思想上也有不少疑虑,保持了一种警觉,故而各方面行动上有所收敛,对刺杀徐恩曾不敢轻举妄动。
  几个月过去,徐恩曾已经为顾顺章准备好了死亡的索套。1934年5月上旬,中统局本部召开高层会议,顾顺章按通知出席。徐恩曾已在事先做了谋划和授意,会议开至中途,有人突然向顾顺章发难,指责其“屡违纪律,不从命令,企图另树一帜”。顾顺章并无心理上的准备,自然不肯示弱,与发难人当场激烈争吵起来。那人勃然大怒地掏出手枪对准顾,顾也拔枪回对。徐恩曾假意叱责,下令收缴双方手枪。会议快要结束时,徐宣布对顾的几件事进行调查,暂时禁闭反省。
  徐恩曾的“暂时”一暂就是两个多月,而且把顾顺章从临时拘押转到了正式监禁,关押于南京监狱特别囚室,不久又转押于由中统控制的苏州军人反省院。这一期间,徐恩曾指使人搜集了证据材料,先是在陈立夫面前通关,再上报到蒋介石那里。蒋对顾几年来并无特别建树感到失望,觉得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从材料上看到顾叛心未灭,歹毒到阴谋刺杀徐恩曾,于是心生恶感,同意除掉这个深怀政治野心的家伙。
  1935年6月中旬,徐恩曾指派了中统特务吕瑞京等人,对顾顺章施行秘密处决。这些特务不敢掉以轻心,因为顾顺章以前的名气不小,传说他不仅精通化装术,善玩魔术,而且会催眠术,甚至有土遁的法术。为此,他们先是给上了手铐脚镣的顾顺章穿上了“琵琶衫”,即用铁丝穿过双肩的锁骨,又浇以狗血,以镇其邪术。然后再把顾从牢狱中牵出,押到苏州监狱外枪击行刑。
  从来叛徒下场悲。顾顺章这个中共历史上危害极大的叛贼,终于在国民党特务的枪口下,走到了悲惨的耻辱尽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台山同学会 ( 粤ICP备17038726号-1 )

GMT+8, 2024-6-3 01:02 , Processed in 0.33062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