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同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GUANYU

林氏族史(转贴)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2-10-16 06:33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208

    主题

    6282

    帖子

    59872万

    积分

    副司令

    积分
    598727158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2-3-21 01:57:45 | 显示全部楼层

    Re:林氏族史(转贴)

    《元和姓纂》 林宝 卷五736—741页 林 殷太丁(文丁)之子比干之后。比干为纣所灭,其子坚逃难长林之山,遂姓林氏。案《通志》,林氏出自姬姓,周平王庶子林开之后。开生林英,英生林茂、林庆。与此不同。鲁有林放,仲尼弟子。《左傳》,林雍、林不狃、林楚,代仕季氏。《左傳》云,林楚之先,皆林氏之良也。齐有林阮,见《说苑》。 林类见《列子》。林回,见《庄子》。 A[岑校]比干为纣所灭 类稿三三、《新书》七引“灭”作“戮”,是也。《类稿》林姓引文,比今本讹夺更多,不赘及,他倣此。 B[又]其子坚逃难长林之山遂姓林氏 校云:“案《通志》,林氏出自姬姓,周平王次子林开之后。开生林英,英生林茂、林庆。与此不同。”库本无“与此不同”四字,但云:“世系甚明,因长林山得氏,说自林宝始,夹 称其偏,狥有以也”。余按古代得氏,恒有数说,究其来源,亦往往姓同系窻。必谓林姓尽出比干,固为不可,而谓林姓祗祖姬氏,要属难稽。宝籍济南,殆据本宗传述。樵生闽地,偏听晋安之言(闽多林姓)。说可并存,难为轩轾。库校专主夹 后著之《通志》,正坐偏徇。洪氏改为[与此不同],持论尚不著边际也。 C[又]皆林氏之良也 “林”,《通志》作“季”,《类稿》、《新书》及《备要》一九同。 【济南邹县】《风俗通》云:林放之后。至林玉为相,有九子,号“十德之门”,又居九门。据《祕笈新书》增。见《戚苑》。子孙秦末居齐郡邹县。汉分齐郡置济南,遂为郡人。 A[岑校]至林玉为相《新书》及《备要》“相”上有“赵”字。 B[又]又居九门 四字洪氏据《祕笈新书》增,《类稿》引文亦有之。 C[又]见《戚苑》 当即唐刘扬名所撰之《戚苑纂要》,引见前刘姓临淮望下,库本“苑”误“菀”。 玉元孙挚,仕汉,封平棘侯,传封四代,见《功臣表》。曾孙林遵,字长宾,受《尚书》于同郡欧阳高,官至少府、太子太傅,见《汉书儒林传》。遵六代孙邈,后汉徐州刺史、清泉侯;五代孙乔,字伯遹,与释道安为友,见《高僧传》。伯遹元孙道明,后魏清河太守;生胜,北齐散骑侍郎。魏分清泉为临清,今兖州临清人也。 A[岑校]曾孙林遵 按《汉书》八八作“林尊”,“尊”、“遵”古读通。 B[又]五代孙乔字伯 “遹”,库本作“升”,下同。 胜生昙。昙生通。通生登,唐清苑、博野二令,以二子官居高陆,入关居三源县,生游楚、游艺、游道、游真。 A[岑校]入关居三源县 “源”当作“原”,唐属京兆,亦见《劳御》考二。 游楚自万泉令应燮理阴阳科第二等,擢夏官郎中,出凤、陈、坥、三州刺史,生希邱、希望、希礼。希邱,定平丞,生肃、琨。肃,延安主簿,生少良、伯成、季随、贾。伯成,偃师尉。琨,司驾员外、知制诰,生礼、膳部、右司郎中,谏议大夫、中都男、赠兵部侍郎、工部尚书,生贲、贽、贵、宝。贲,左神武胄曹。贽,崇文校书,并举进士。贵,定平丞,三代进士。宝,太常博士。希礼生塭、钻。塭,京兆法曹,生伸、偃。伸,白水令。偃,司议郎。 A[岑校]生少良伯成季隨贾 《丛编》一三引《复齐碑录》有《卢君女墓表》,元和六年立,林贾撰文,此贾为宝再从父,殆即其人。 B[又]琨司驾员外知制诰 《全文》四五八云,琨,代宗朝官左司、司封郎中,知制诰,按今《郎官柱》封中有琨名。《全诗》十一函八册收琨诗一首。 C[又]生礼 劳《考》一云:“二字疑衍。”按琨之从父名希礼,其子似不应名[礼],劳说是也。 D[又] 璠京兆法曹 《全诗》十一函八册收林琨诗一首。 游道,高平令,生希业、涛、洋。业,河南法曹,生弼、赏。弼,王屋令。赏,监察御史。涛,渭南尉;孙清赵,邺令。洋,密、衢、常、润、苏九州刺史,生晔、益、实、毕。晔,万年尉。益,河阳丞。 A[岑校]涛渭南尉 《全文》六二一收涛《对惰农判》一首。 B[又]孙清赵 库本作[清越]。 C[又]洋密衢常润九州刺史,洋见《精舍碑》监察御史并内供奉。《元龟》五四,天宝九载有吴郡太守林祥,应即此人,“祥”乃“洋”之讹。《旧书》一四六,薛播伯父元暧之妻,为济南林氏,丹阳太守洋之妹。《全文》三六有《玄宗赐丹阳太守林洋敕》。《嘉定镇江志》一四:“时练师李含光将赴金坛,故有是敕,石刻犹存,含光上表年月系天宝七载,则林洋守丹阳正其时也。” D[又]益河阳丞 《全文》六二一收益《五声同色赋》一首。 游真孙明,大理司直、榆次县令。 【平凉】后魏平凉太守林遁,称遵后。晋永嘉后平凉。女为魏孝文帝后,生废太子恂。 A[岑校]平凉后魏平凉太守林遁称遵后晋永嘉后平凉女为魏孝文帝后按《北史》一三云:“孝文贞皇后林氏,平原人也。父胜,位平凉太守”。《魏书》一三略同。是平原人,非平凉人;名胜,不名遁。“永嘉后”之下有夺文,或为“徙居”等字。 【广陵】监察御史林衮,状称遵后。后汉末,恂仕吴,因居焉。恂盖衮之先也。 A[岑校]监察御史林衮《全诗》五函六册刘商有“送林衮侍御东阳秩满赴上都”,此与《登科记考》二四大顺元年下引《淳熙三山志》之林袞,时代不同。 【魏郡】林放之后,状称本居广平任县,隋末徙魏州。唐率更令林庭珉,女为元宗昭仪,生万春、宜春二公主。其子湜,为湖城令。 【晋安】林放之后,晋永嘉渡江,居泉州。东晋通直郎林景,十代孙宝昱,泉州刺史。今领判官、监察林藻,江州判官兼监察林蕴,皆其后也。 A[岑校]今领判官监察林藻 《黄御史集》,明人曹学佺序引《灵岩寺碑》云:“贞元中,侍御史林公藻、水部员外郎蕴谷兹业文。”余按《御史集》五《灵岩寺碑》实云:“初,侍御史济南林公藻与其季水部员外郎蕴,贞元中谷兹而业文。”非谓两林氏已官侍御、员外也。《解题》一六,藻贞元七年进士,官至岭南节度副使。《登科记考》一二,藻,披次子。《纪事》四二,贞元七年杜黄裳知举,访名士於尹枢,枢言孤进有林藻,是年藻第十一(亦见《广记》一八O引《闽川名士传》)。《宜和书谱》十收林藻深慰贴一,当即其人。 B[又]江州判官兼监察林蕴《考欧阳行周集》二有《蜀门与林蕴分路诗》,同卷三有“与林蕴同之蜀诗”,同集九又有“送巴东林明府序”,应即其人。明林俊《见素文集》,蕴,披第六子,贞元四年明经及第(《新书》二00有传)。全诗六函一册欧阳詹《玩月诗序》:“贞元十二年,……予与乡人安阳邹楚长、济南林蕴、颖川陈诩亦旅长安。”闽人语:“欧阳独步,藻蕴横行。” [成都]汉有林闾,善古学,扬雄师之,见《雄集》。 [河南]《官氏志》,邱林氏改为林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52

    主题

    7万

    帖子

    677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7740242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劳模最爱沙发

    发表于 2012-3-22 22: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Re:林氏族史(转贴)

    氏历史回顾--四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2-10-16 06:33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208

    主题

    6282

    帖子

    59872万

    积分

    副司令

    积分
    598727158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2-3-24 06: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Re:林氏族史(转贴)

    唐朝林氏诗选-00001.jpg 唐朝林氏诗选-00002.jpg 唐朝林氏诗选-00003.jpg 唐朝林氏诗选-00004.jpg 唐朝林氏诗选-00005.jpg 唐朝林氏诗选-00006.jpg 唐朝林氏诗选-00007.jpg 唐朝林氏诗选-00008.jpg 唐朝林氏诗选-00009.jpg 唐朝林氏诗选-00010.jpg 林披诗选 - 林披 秋气尚高凉 秋气尚高凉,寒笛吹万木。故人入我庭,相照不出屋。 山川虽远观,高怀不能掬。 林楚翘诗选 - 林楚翘 菩萨蛮 画堂春昼垂珠箔,卧来揉惹金钗落。簟滑枕头移, 鬓蝉狂欲飞。 笑拖娇眼慢,罗袖笼花面。重道好郎君,人前莫恼人。 林璠诗选 - 林璠 季夏入北山 整驾俟明发,逶迤历险途。天形逼峰尽,地势入溪无。 树绕圆潭密,云横叠障孤。谁怜后时者,六月未南图。 林琨诗选 - 林琨 晚望 清晨孤亭里,极目对前岑。远与天水合,长霞生夕林。 苍然平楚意,杳霭半秋阴。落日川上尽,关城云外深。 方予事岩壑,及此欲抽簪。诗就蓬山道,还兹契宿心。 林嵩诗选 - 林嵩 赠天台王处士 深隐天台不记秋,琴台长别一何愁。茶烟岩外云初起, 新月潭心钓未收。映宇异花丛发好,穿松孤鹤一声幽。 赤城不掩高宗梦,宁久悬冠枕瀑流。 林藻诗选 - 林藻 青云干吕 应节偏干吕,亭亭在紫氛。缀空初布影,捧日已成文。 结盖祥光迥,为楼翠色分。还同起封上,更似出横汾。 作瑞来藩国,呈形表圣君。裴回如有托,谁道比闲云。 吴宫教战 强吴矜霸略,讲武在深宫。尽出娇娥辈,先观上将风。 挥戈罗袖卷,擐甲汗装红。轻笑分旗下,含羞入队中。 鼓停行未整,刑举令方崇。自可威邻国,何劳骋战功。 梨岭 曾向岭头题姓字,不穿杨叶不言归。 弟兄各折一枝桂,还向岭头联影飞。 林杰诗选 - 林杰 王仙坛 羽客已登仙路去,丹炉草木尽凋残。 不知千载归何日,空使时人扫旧坛。 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句 金盘摘下挂朱颗,红壳开时饮玉浆。 林宽诗集 - 林宽 送李员外频之建州 勾践江头月,客星台畔松。为郎久不见,出守暂相逢。 鸟泊牵滩索,花空押号钟。远人思化切,休上武夷峰。 送许棠先辈归宣州 发枯穷律韵,字字合埙篪。日月所到处,姓名无不知。 莺啼谢守垒,苔老谪仙碑。诗道丧来久,东归为吊之。 穷冬太学 投迹依槐馆,荒亭草合时。雪深鸢啸急,薪湿鼎吟迟。 默坐同谁话,非僧不我知。匡庐瀑布畔,何日副心期。 陪郑諴郎中假日省中寓直 宪厅名最重,假日许从容。床满诸司印,庭高五粒松。 井寻芸吏汲,茶拆岳僧封。鸟度帘旌暮,犹吟隔苑钟。 送谢石先辈归宣州 名随春色远,湖外已先知。花尽方辞醉,莺残是放时。 天寒千尺岳,颔白半联诗。笋蕨犹堪采,荣归及养期。 下第寄欧阳瓒 诗人道僻命多奇,更值干戈乱起时。 莫作江宁王少府,一生吟苦竟谁知。 寄何绍余 雁过君犹未入城,清贤门下旧知名。风波冻马遥逢见, 革橐饥僮尚挈行。住在闲坊无辙迹,别来何寺有泉声。 芙蓉苑北曲江岸,期看终南新雪晴。 送人宰浦城 东南犹阻寇,梨岭更谁登。作宰应无俸,归船必有僧。 滩平眠獭石,烧断饮猿藤。岁尽校殊最,方当见异能。 省试腊后望春宫 皇都初度腊,凤辇出深宫。高凭楼台上,遥瞻灞浐中。 仗凝霜彩白,袍映日华红。柳眼方开冻,莺声渐转风。 御沟穿断霭,骊岫照斜空。时见宸游兴,因观稼穑功。 寄省中知己 门掩清曹晚,静将乌府邻。花开封印早,雪下典衣频。 怪木风吹阁,废巢时落薪。每怜吾道苦,长说向同人。 朱坡 朱坡坡上望,不似在秦京。渐觉溪山秀,更高鱼鸟情。 夜吟禅子室,晓爨猎人铛。恃此偷佳赏,九衢蜩未鸣。 酬陈樵见寄 失意闲眠起更迟,又将羁薄谢深知。囊书旋入酒家尽, 纱帽长依僧壁垂。待月句新遭鬼哭,寻山貌古被猿窥。 元和才子多如此,除却清吟何所为。 华清宫 殿角钟残立宿鸦,朝元归驾望无涯。 香泉空浸宫前草,未到春时争发花。 终南山 标奇耸峻壮长安,影入千门万户寒。 徒自倚天生气色,尘中谁为举头看? 歌风台 蒿棘空存百尺基,酒酣曾唱大风词。 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尽解诗。 送人归日东 沧溟西畔望,一望一心摧。地即同正朔,天教阻往来。 波翻夜作电,鲸吼昼为雷。门外人参径,到时花几开。 寓兴 西母一杯酒,空言浩劫春。英雄归厚土,日月照闲人。 衰草珠玑冢,冷灰龙凤身。茂陵骊岫晚,过者暗伤神。 少年行 柳烟侵御道,门映夹城开。白日莫空过,青春不再来。 报仇冲雪去,乘醉臂鹰回。看取歌钟地,残阳满坏台。 哭栖白供奉 侍辇才难得,三朝有上人。琢诗方到骨,至死不离贫。 风帐孤萤入,霜阶积叶频。夕阳门半掩,过此亦无因。 送升道靖恭相公分司 东风时不遇,果见致君难。海岳影犹动,鹍鹏势未安。 星沉关锁冷,鸡唱驿灯残。谁似二宾客,门闲嵩洛寒。 关下早行 轧轧推危辙,听鸡独早行。风吹宿霭散,月照华山明。 白首东西客,黄河昼夜清。相逢皆有事,唯我是闲情。 曲江 曲江初碧草初青,万毂千蹄匝岸行。倾国妖姬云鬓重, 薄徒公子雪衫轻。琼镌狒犭术绕觥舞,金蹙辟邪拏拨鸣。 柳絮杏花留不得,随风处处逐歌声。 长安遣怀 醉下高楼醒复登,任从浮薄笑才能。 青龙寺里三门上,立为南山不为僧。 送僧游太白峰 云深游太白,莫惜遍探奇。顶上多灵迹,尘中少客知。 悬崖倚冻瀑,飞狖过孤枝。出定更何事,相逢必有诗。 哭造微禅师 神迁不火葬,新塔露疏柽。是物皆磨灭,唯师出死生。 虚堂散钓叟,怪木哭山精。林下路长在,无因更此行。 献同年孔郎中 炊琼爇桂帝关居,卖尽寒衣典尽书。驱马每寻霜影里, 到门常在鼓声初。蟾枝交彩清兰署,鸾佩排光映玉除。 一顾深恩身未杀,争期皎日负吹嘘。 闻雁 接影横空背雪飞,声声寒出玉关迟。 上阳宫里三千梦,月冷风清闻过时。 送惠补阙 诏下搜岩野,高人入竹林。长因抗疏日,便作去官心。 清俸供僧尽,沧洲寄迹深。东门有归路,徒自弃华簪。 和友人贼后 带号乞兵急,英雄陷贼围。江山犹未静,鱼鸟欲何归。 城露桑榆尽,时平老幼稀。书从战后得,读彻血盈衣。 长安即事 暝鼓才终复晓鸡,九门何计出沉迷,樵童乱打金吾鼓, 豪马争奔丞相堤。翡翠鬟欹钗上燕,麒麟衫束海中犀。 须知不是诗人事,空忆泉声菊畔畦。 和周繇校书先辈省中寓直 古木重门掩,幽深只欠溪。此中真吏隐,何必更岩栖。 名姓镌幢记,经书逐库题。字随飞蠹缺,阶与落星齐。 伴直僧谈静,侵霜蛩韵低。粘尘贺草没,剥粉薛禽迷。 衰藓墙千堵,微阳菊半畦。鼓残鸦去北,漏在月沉西。 每忆终南雪,几登云阁梯。时因搜句次,那惜一招携。 苦雨 霪霖翳日月,穷巷变沟坑。骤洒纤枝折,奔倾坏堵平。 蒙簦来客绝,跃甃噪蛙狞。败屐阴苔积,摧檐湿菌生。 斜飞穿裂瓦,迸落打空铛。叶底迟归蝶,林中滞出莺。 润侵书缝黑,冷浸鬓丝明。牖暗参差影,阶寒断续声。 尺薪功比桂,寸粒价高琼。遥想管弦里,无因识此情。 塞上还答友人 无端游绝塞,归鬓已苍然。戎羯围中过,风沙马上眠。 草衰频过烧,耳冷不闻蝉。从此甘贫坐,休言更到边。 林滋诗选 - 林滋 望九华山 兹山突出何怪奇,上有万状无凡姿。大者嶙峋若奔兕, 小者□嵬如婴儿。玉柱金茎相拄枝,干空逾碧势参差。 虚中始讶巨灵擘,陡处乍惊愚叟移。萝烟石月相蔽亏, 天风袅袅猿咿咿。龙潭万古喷飞溜,虎穴几人能得窥? 吁予比年爱灵境,到此始觉魂神驰。如何独得百丈索, 直上高峰抛俗羁。 春望 春海镜长天,青郊丽上年。林光虚霁晓,山翠薄晴烟。 气暖禽声变,风恬草色鲜。散襟披石磴,韶景自深怜。 蠡泽旅怀 谁言行旅日,况复桃花时。水即沧溟远,星从天汉垂。 川光独鸟暮,林色落英迟。岂是王程急,偏多游子悲。 宴韦侍御新亭 烟磴披青霭,风筵藉紫苔。花香凌桂醑,竹影落藤杯。 鸣籁将歌远,飞枝拂舞开。未愁留兴晚,明月度云来。 人日 春辉新入碧烟开,芳院初将穆景来。共向花前图瑞胜, 试看池上动轻苔。林香半落沾罗幌。蕙色微含近酒杯。 闻道宸游方命赏,应随思赉喜昭回。 和主司王起 龙门一变荷生成,况是三传不朽名。美誉早闻喧北阙, 颓波今见走东瀛。鸳行既接参差影,鸡树仍同次第荣。 从此青衿与朱紫,升堂侍宴更何营。
    唐朝林氏诗选1-00002.jpg
    唐朝林氏诗选1-00003.jpg
    唐朝林氏诗选1-00004.jpg
    唐朝林氏诗选1-00005.jpg
    唐朝林氏诗选1-00006.jpg
    唐朝林氏诗选1-00007.jpg
    唐朝林氏诗选1-0000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2-10-16 06:33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208

    主题

    6282

    帖子

    59872万

    积分

    副司令

    积分
    598727158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2-4-10 05:03:58 | 显示全部楼层

    Re:林氏族史(转贴)

    潮汕第一状元林大钦 - 廷策对 (据 )此为保存至今的林氏状元林大钦试卷。林大钦,年十二喜读苏氏嘉事占集,操笔为文屈注奔腾神气与大苏文宛肖。嘉靖辛卯,举于乡第六人,壬辰赐进士装元及第,年二十二岁。明嘉靖十一年林大钦状元榜(1532年科举榜)乃潮汕人的第一位状元! 其廷对也,阁臣定孔生高生二卷,都御史汪公镏见文,诧曰:奈何答策无冒语,大学士张公孚敬曰:是娴苏氏策学者,必当上意,乃附二卷封进,上览之,亲擢第一,榜发,中外称庆,咸谓大魁得人。兹录全策如下: 青云千吕诗 应节偏千吕 亭亭在紫氛 缀空初布影 捧日巳成文 结盖祥选迥 为楼翠色分 还同起封上 更似出横汾 作瑞来藩国 呈祥表圣君 徘徊如有托 谁道此闲云   廷策对   皇帝制曰:朕惟人君,奉天命以统亿兆而为之主,必先之以咸有乐生,俾遂其安欲然后庶几尽父母斯民之任为无愧焉。夫民之所安者所欲者,必首之以衣与食,使无衣无食,未免有冻馁流离之害。夫匪耕则何以取食,弗蚕则何以资衣,斯二者,亦王者之所念而忧者也。今也耕者无几,而食者众。蚕者甚稀,而衣者多。又加以水旱、虫蝗之为灾,游情冗杂之为害,边有烟尘,内有盗贼,无怪乎民受殃而日甚一日也。固本朕不类寡昧所致,上不能参调化机,下不能作兴治理,实忧而且愧焉。然时有今昔,权有通变,不知何道可以致雨呖,时若灾害不生。百姓足食足衣,力乎农而务乎织,顺乎道而归乎化。子诸士明于理,识乎时,蕴抱于内而有以资我者,亦既久矣。当直陈所见所闻,备述于篇,朕亲览焉,勿惮勿隐。   臣对,臣智识愚昧,学术疏浅,不足以奉大问,窃惟陛下当亨泰之交,抚盈成之运,天下皆已大治,四海皆已无虞,而乃拳拳于百姓之未得所为忧,是岂非文王视民如伤之心耶,甚大美也。然臣之所惧者,陛下负聪明神智之资,秉刚睿仁圣之德,举天下之事,无足以难其为者,而微臣所计议,复不能有所补益于万一,陛下岂以其言为未可尽弃而有所取之耶。陛下临朝策士凡有几矣,异时莫不光扬其名声,宠绥其禄秩,然未闻天下之人有日天子某日降某策问某事用某策,济某功者,是岂策士之言皆无可适于用耶,抑或可适于用而未暇采之耶,是臣之所惧也。臣方欲为根极政要之说,明切时务之论,而不敢饰为迂阔空虚无用之文,以罔陛下。陛下若以其言为可信而不悉去之,试以臣策付之有司,责其可行,则臣终始之愿毕焉。如或言不适用,则臣有苷愚欺天之罪,俯伏以待罪谴,诚所甘心而不辞也。   臣伏读圣策,有以见陛下拳拳以民生冻馁流离为忧。以足民衣食为急,此诚至诚恻怛以惠元元之念,天下之所愿少须臾无死以待德化之成者。然臣谓陛下诚怀爱民之心,而未得足民衣食之道,诚见百姓冻馁流离之形,而未知冻馁流离之实也。夫陛下苟诚见夫百姓冻馁流离之实,则必思所以富足衣食之道,未有人主忍见夫民之冻馁流离而不思所以救援之者。未有人主救援夫民之冻馁流离而天下卒至冻馁流离而不可救者也。今夫匹夫之心。可行于一家,千乘之心,可行于一国,何者以一家一国固吾属也,会谓万乘属天下者,有救援天下真实恳切之诚而顾不效于天下者哉,是臣所未信也。臣观陛下临朝,凡十有余年于此矣。异时劝农蠲租之诏一下,天下莫不延颈以望更生,然而惠民之言不绝夫口,而利民之实至今犹未见者,臣是以妄论陛下未知斯民冻馁流离之实,未得足民衣食之道也。   臣闻之,仁以政行,政以诚举,王者富民,非能家衣而户食之也,心政具焉而已矣。夫有其心无其政,则天下将以我为徒善;有其政无其心,则天下将以我为徒法,徒法者化滞,徒善者恩塞,心法兼备,此先王所以富足人之大略也。臣观史策,见三代以后之能富其民者,于汉得一人焉,曰:文帝,当乱秦干戈之后,其时之民,盖日不暇给矣。文帝视当时之坐于困寒者,盖甚于涂炭也。育之以春风,沐之以甘雨,煦煦然与天下为相休息之政,而涂炭者衽席矣,故后世称富民者,以文帝配成康,亦诚有以致之也。然而文帝固非纯王者,窃王者之似焉,犹足以专称于后世,而况夫诚于王者,而顾有坐视天下于冻馁流离者哉!   臣窃谓今日陛下忧民之心,不焉不切,爱民之政,不为不行。然臣所以敢谓陛下于斯民之冻馁流离而未知其实,于足民之衣食而未得其道者,窃恐陛下有爱人之仁心,而未能如王者之诚怛恳至,有爱人之仁政,而未能如王者之详悉光明,臣是以敢妄论陛下而云云也。然臣所望仁政于陛下者非欲尽变天下之俗也,非欲复井天下之田也,亦日宜时顺情而为之制,而不失先王之意尔,臣请因圣策所及而条对之陛下策。   臣曰:夫民匪耕则何以取食,弗蚕则何以资衣,斯二者亦王者之所念而忧者也。今耕者无几而食者众,蚕者甚稀而衣者多,又加之水旱虫蝗之为灾,游惰冗杂之为害,边有烟尘,内有盗贼,何怪乎民受其殃日甚一日也。此见陛下痛念斯民之病,深揆困乏之本,而急思所以拯救之也。臣谓民之所以耕蚕稀而日甚其殃者,游情起之也,冗杂病之也。若夫水旱虫蝗之灾,则虽数之所不能无,然君人之忧不在恶,何者恃吾耕蚕之具素修而无所耗,则虽有水旱虫蝗而无所害,臣闻有道之国,天不能灾,地不能厄,戎狄盗贼不能困,以恒职修而本业固,仓廪实而备御先也。   臣闻立国有三计:有万世不易之计,有终岁应办之计,有因时苟且之计。万世不易之计者,大学所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也。故王制三年耕则有一年之积,例之则九年当有三年之豫,其终岁所入盖足以自给,而三年之蓄,恒可以预待不虞,如此者,所谓天不能灾,地不能厄,戎狄盗贼不能困,臣前所谓王者之政,陛下今日所方欲切求而励之行者。所谓终岁应办之计者,盖生财之道未甚周,节财之道未甚尽,一岁之入,仅足以克一岁之用,其平居无事,尤未见其甚敝,值有凶荒盗贼之变,则未免厚敛重取,以至于困败而不能自振,若此者,盖素备不修,因时权设。汉唐宋以下治天下之大率,而非吾陛下之所以奉天理物,深厚国脉者。其所谓因时苟且之计者,盖平时之所以敛取于民颇无其度。而取民惟畏其不多,用财惟畏其不广,方其无事,百姓已不能自给,迨其有变,则不可复为之计矣。此则制国无纪,溃乱不时,盖昏乱衰世之政焉。臣前所谓起于游情,痛于冗杂之弊亦略有同于是。   陛下今日所方欲改辙而易海内之观者,臣谓今日游惰之弊有二,冗杂之弊有三,此天下之所以长坐于困乏,而志士至今愤惋而叹息者也。其所谓游惰之弊二者,一日游民,一曰异端,游民众则力本者少,异端盛则务农者稀。夫民所以乐于游惰者何也,盖起于不均不平之横征,病于豪强之兼并,小民无所利于农也,以为逐艺而食,犹可以为苟且求生之计,且夫均天下之田,然后可以责天下之耕,今夫里之小民,剥于污吏豪强者深矣,散食于四方者众矣,大率计今天下之民其有田者一二,而无田者常八九也,以八九不耕之民,坐食一二有田者之粟,其势不得不困。然而散一二有田者之业以为八九自耕之养,其势未尝不足,议者病游民之众也。或有逐商之说,然臣以为游民之商,本于不得已也,而又无所变置而徒为之逐,臣惧夫商之不安于商也。臣谓今日之弊源已深,更化者当端其绪而绥理之,理而无绪,势将驱力农之民而商,又将驱力商之民而盗也,天下为盗,国不可久。其便莫若颁限田之法,严兼并之禁,而又择循良仁爱恻怛之吏,以抚劳之法,以定其世业,禁以防其奸贪,吏以得其安辑,游民其将归乎。若夫异端者,盖本无超俗利世之智,而徒窃其减额逃刑之利,不工、不商、不农、不士,以自便其身,且其倡无父无君之教,于天下将使流风之未可已焉,此其为害甚明,故臣不待深辨,然臣窃悼俗之方敝也。秃首黄冠,克斤道路,珠宫琼宇,照耀雪汉,此风未艾,效慕者众,非所以令众庶见也,非所以端风正纪之要体也。故臣愿陛下严异端之禁,敕令此辈悉归之农,其有不如令者,许有司治罪不赦,盖非惟崇力本之风,仰且彰教化之道,此臣拳拳所望于陛下之至意也。   其所谓冗杂之弊三者必汰,一日冗员,二日冗兵,三日冗费,冗员之弊必澄,冗兵之弊必汰,冗费之弊必省,三冗去而财裕矣。夫圣人所以制禄以养天下之吏与兵者何也,吏有治人之明,则食之也。兵有敌人之勇,则食之也。是其食之者以其明且勇也。其或有不明不勇者,则非耕不得食,非蚕不得衣,何者无事而禄,亦先王之所俭也。今者天下之吏与兵何如也,臣非欲尽天下之吏与兵,而不禄之也。臣徒见任州县者,固有才能,不胜而坐禄者焉;隶兵籍者,固有老弱不胜,而滥食者焉,且入赀之途太多,任子之官太众,简稽之责不严,练选之道有亏,臣是以欲于此辈一澄且汰焉,其所以去冗滥而宽民赐者不少也。若夫冗费之弊,不能悉举,即其大而著论者之,后宫之燕赐,不可不节也,异端之奉  不可太过也。土木之役不可不裁也,陛下端身以率物,节已而居俭,其于三者固未可议焉。 然窃见天下之大,民物之众,九州四海之贡,尺帛粒米之赋,山林川泽之税,日夜会稽,以输太仓,可谓盛矣。而国计未甚克,国用未甚足,以为必有所以耗之者矣,且夫上之赋其下者以一,而下之所以供夫上者常以百,盖道路之耗,输挽之费,京师之一金,田野之百金也,内府之百金,民家之万金也,以百万民家之资,费之于一燕飨,一赐予,一供玩者,何限耶,故日冗费。在今日有未尽节者,盖臣闻之,以天下所有之财赋,为天下人民之供养,未有不足者,特其有以冗而费之者,故其势将横征极取,天下不至于饥寒冻馁大败极敝不已。臣读史记,见周文王方其受命之时,地方不过百里,而四方君长交至于其国,其所以燕飨劳来之典,不容终无,然而当时百姓各足,饥寒不病,故民诵之,诗曰:勉勉我王,纲纪四方,盖庆之也。传至于其子孙,以八百国之财赋,自养一人,宜其甚裕而无忧,而民反流离困苦,至于黄鸟仳离之咏作焉。臣于此,见君人节已以利人,则易为功;广费以厚敛,则难为力。臣是以拳拳以省冗费为陛下告也。   陛下策臣曰:固本朕不类寡昧所致,上不能参调化机,下不能作兴治理,实忧而且愧焉,此陛下忧勤之言,禹汤罪已之辞也。然臣谓陛下非徒为是言也,须欲励是行也,夫君人之言与士庶不同,一或不徵,天下玩之,后虽有美意善政,人且骇疑不信,陛下往年尝有恤农之诏矣,然而天下皆以为陛下之虚言。何者,诚见其言若是焉,而未见其惠也。今陛下复策臣若是焉,臣以为亦致忧勤之实而已。欲致忧勤之实,须速行臣前所陈者。臣前所陈者,皆因圣策所及条对,要之所以振弊利世之道,犹有未尽于此,臣请终之。夫山泽之利未尽垦,则天下固有无田之忧。今夫京师以东,蔡郑齐鲁之间,古称富庶强国,三代财赋多出于此。汉唐以来,名臣贤守,其所以兴田利而裨国用者,沟洫封浍之迹,往往犹存,而今悉为空虚茅苇之地,此古人所谓地利犹有遗者,而陛下所使守此土者,一切苟且应职.而无为任此忧者,此北人所以长坐仰给于东南,少有凶荒不继,辄辗转沟壑不能自给以生者,地利未尽也。   臣意陛下莫若严其守令,重选才干忠诚为国之士,使守其地,而专一以兴田利为事,朝廷宽其禁限,听其便宜,而惟以此为田利课,则四海当有赵过者出,不数十年之后,则江北之田应与江南类,可省江淮数百万之财赋,而纾北人饥寒冻馁之急,一举而利二焉,大惠也,陛下能断而行之,大勇也,或日非不欲行也,如南北异宜何?臣请有以折之,夫今日所谓空虚荒瘠无用之地者,非向时所谓富贵而所托赖以兴起之本区乎,昔以富贵,今以荒虚,臣诚未见其说,亦曰存乎人耳,魏人许下之屯可见矣,方枣只为屯许之画也,当时亦诚见其落落难合洎其成也,操终赖之,省粟数万,今天下之大,又安知其无能为枣只者乎?臣是以愿陛下以此为田利课,则山泽垦矣。   臣又闻之,关市不征,泽粱无禁,王者所以通天下。大公大同之制也,自汉桑弘羊以剥刻之术媚上,而征榷之法始详,历代因之而不革,大公之制未闻也。然臣终以此为后世衰乱苟且之政,今朝廷之取民,荼有征,酒有榷,山泽有租,鱼监有课,自一革一木以上之利,莫不悉笼而归之公,其取下悉矣。夫上取下悉则其势穷,夫兽穷则逐,人穷则诈,今陛下之民将诈乎。司国计者,非不知其势之不可以久也,然而明知其弊而冒之者,诚曰国家利权之所在也,臣以为利不胜义义苟未安,利之何益,况又有不利者在乎。   臣闻之,王者所以总制六合而正服民心,张大国体者,固在道德之厚薄,不问财赋之有无。臣观征利之说,不出于丰泰之国,恒出于误乱之世,纤纤然与民争利者,匹夫之事也。万乘而下行匹夫之事,则其国辱,非丰泰之时所尚也。陛下何不旷然为人所难,思大公之法,去衰乱之政,令天下人士争言日惜哉!汉唐宋不能舍匹夫之利以利人,至我明天子然后能以天子之大体镇服民心焉,陛下何久于此而不为也。臣愿陛下息山林关市之征焉,使天下知大圣人所作为过于人万万也。若夫悉推富民之术,则平籴之法,不可不立也,常平之仓不可不设也,奢侈之禁,不可不严也。凡若此者,史策之载可考,陛下可能举而行之,成典具在,故臣不必深论之也。   由臣前所陈而言之,均田也,择吏也,去冗也,省费也。由臣后所陈而言之,辟土也,薄征也,通利也,禁奢也。田均而业厚,吏良而俗阜,冗去而蠹除,费省而用裕,土辟而地广,征薄而惠宽,利通而财流,奢禁而富益,八政立而王制备矣。陛下果能行臣之言,又何忧于百姓之冻馁流离,又何至于有烟尘盗贼之警,又何患不顺乎道,而归乎化哉!通变时宜之道,其或悉备于此,然臣以为此数者,皆不足为陛下之难。所患人主,一心不能清虚寡欲,以为宽民养物之要,则虽有善政美令,未暇及行,盖崇高宝贵之地,固易为骄奢淫逸之所,是故明主,重内治也。故古之贤王,遐观远虑,居尊而虑其危,处富而慎其溢,履满而防其倾,诚以定志虑在节逸,欲图寅畏在禁微邪也。故尧曰兢,舜曰业,禹曰孜,汤曰检,臣以为数圣人固得治心之要矣。   臣尝观汉武帝之为君,方其临轩策士,奋志六经也,虽三代之英主不能过焉,洎其中年多欲,一念不能自胜,公孙弘、桑弘羊、张骞、卜式、文成五利之辈,各乘其隙而售之,卒使更变纷然,天下坐是大耗。臣是以知人主一心不可使有所嗜好,形见于外,少有沉溺为祸必大,故愿陛下静虚恬虑,以为清心节欲之本,毋以深居无事而好逸游,毋以海宇清平而事远夷,毋以物力丰实而兴土木,毋以聪明英断而尚刑名,毋以财赋富盛而事奢侈,毋羡邪说而惑神仙,澄心正极,省虑虚涵,心澄则日明,虑省则日精,精明之运,旁烛无疆,举天下功业惟吾所建者,岂止于富民生,足衣食而已哉。   臣始以治弊治法为陛下告,终以清心寡欲为陛下勉,盖非有惊世绝俗之论,以警动陛下,然直意以为陛下之所以策臣者,盖欲闻凯切时病之说,故敢略尽其私忧,过计之辞,哀情所激,诚不知其言之犹有所惮,亦不知其言之犹有所隐,惟陛下宽其狂易,谅其朴直,而一赐览之,天下幸甚。臣谨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8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40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最爱沙发

    发表于 2012-4-10 10:30:46 | 显示全部楼层

    Re:林氏族史(转贴)

    认真阅读了楼主的!《林氏族史》考根, 林氏得姓于周公叔旦分封72国之前, 林氏应该直接称 "姓" 了吧? 由于 "姓别婚姻" "氏别贵贱", "林"也可称氏, 姓氏两者兼得! 特改一联献给贵姓望族的林姓: 林姓广大千年盛, 祖德宏深万代昌!
    仁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8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40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最爱沙发

    发表于 2012-4-10 10:43:18 | 显示全部楼层

    Re:Re:林氏族史(转贴)

    引用第73楼四叔于2012-04-10 05:03发表的 Re:林氏族史(转贴) : 潮汕第一状元林大钦 - 廷策对 .......
    潮汕九郡原属福建省, 皆因林大钦在明正德年间中了状元, 太师梁柱为了广东免三年粮饷税, 将潮汕九郡划归广东, 是有这回事吗四叔?
    仁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2-10-16 06:33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208

    主题

    6282

    帖子

    59872万

    积分

    副司令

    积分
    598727158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2-4-10 12: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Re:Re:林氏族史(转贴)

    引用第74楼仁兄于2012-04-10 10:30发表的 Re:林氏族史(转贴) : 认真阅读了楼主的!《林氏族史》考根, 林氏得姓于周公叔旦分封72国之前, 林氏应该直接称 "姓" 了吧? 由于 "姓别婚姻" "氏别贵贱", "林"也可称氏, 姓氏两者兼得! 特改一联献给贵姓望族的林姓: 林姓广大千年盛, 祖德宏深万代昌!
    谢谢仁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2-10-16 06:33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208

    主题

    6282

    帖子

    59872万

    积分

    副司令

    积分
    598727158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2-4-10 12: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Re:Re:Re:林氏族史(转贴)

    引用第75楼仁兄于2012-04-10 10:43发表的 Re:Re:林氏族史(转贴) : 潮汕九郡原属福建省, 皆因林大钦在明正德年间中了状元, 太师梁柱为了广东免三年粮饷税, 将潮汕九郡划归广东, 是有这回事吗四叔?
    是听过族中老人家讲过此传说!但是否发生在林大钦身上就不清楚了.再谢仁兄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主题

    532

    帖子

    933万

    积分

    军长

    积分
    9330357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2-4-11 00:31:18 | 显示全部楼层

    Re:Re:Re:Re:林氏族史(转贴)

    引用第77楼四叔于2012-04-10 12:21发表的 Re:Re:Re:林氏族史(转贴) : 是听过族中老人家讲过此传说!但是否发生在林大钦身上就不清楚了.再谢仁兄关注!
    属熟聂个林氏族史好场,你好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8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40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最爱沙发

    发表于 2012-4-12 15:24:35 | 显示全部楼层

    Re:Re:Re:Re:林氏族史(转贴)

    引用第77楼四叔于2012-04-10 12:21发表的 Re:Re:Re:林氏族史(转贴) : 是听过族中老人家讲过此传说!但是否发生在林大钦身上就不清楚了.再谢仁兄关注!
    此事件记载在《太师梁柱传》里, 《贵姓何来》也略题此事。 "林姓广大千年盛" 一点都不咵张。潮汕有个地方, 男的一律姓林, 女的姓木, 没有杂姓。 听说有个讨饭的为争一口气, 不想把大小便拉在姓林的土地上, 走了三天三夜顶不住了, 结果还是把大便拉在林家的土地上。
    仁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台山同学会 ( 粤ICP备17038726号-1 )

    GMT+8, 2024-5-18 04:58 , Processed in 0.43838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