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用户从未签到
134
3693
2万
旅长
大襟岛,这个孤岛上至今还生活着46名麻风病康复患者,医院搬迁的消息时有所闻,但都不确切.
2010年的9月4日和9月5日,
我随<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佛山善心人士,还有来自湖南、江门野外体育探险协的志愿者上岛,见证了麻风病康复患者生活真实的一面.
使用道具 举报
2010年的8月1日,
我将岛上老人们的生活种种困境告诉大家,
想不到有了不少反应,
第一次感受到自己可以利用文字的力量来帮助有需要的人!
2010年的9月4日16:00,
我们分两个部队:
1.划独木舟过海14人;
2.坐飞艇5人,还有船工老狐狸。
两队人马同时从钦头海滩往大襟岛方向出发!
下午4点多,
老人们集中在活动室门口,与我们联欢。
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岛上的气氛才开始变得温暖,也有了笑声.
老人们给我们唱的第一首歌是《歌唱祖国》!
接下来是他们自编的《朋友,我永远祝福你》
末了,
他们要求我们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我们却唱不出来。
427
9374
1万
团长
拋開一切忙碌, 迎接–刻悠閑
有一个细节使我们感动之余,也看到了希望!
他就是Q的儿子,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学一年级生,整个下午的活动过程中,
这位小朋友在人群中穿来走去,
玩了一样又一样。
大家来看看,孩子的童真:
蹲功了得!
天才画家!
在这个岛上,活动室门口是老人们议事的地方。
也只有在岛上有政府部门领导,上级主管部门领导,社会善心人士,志愿者到来的时候,
这里才会热闹。
天色已近黄昏。
老人的热情不减,意见依然很大。
划独木舟的勇士已经平安到岸。
虽说大家都做足安全保护,毕竟是大海,有一定的危险。
大家顾不上大海中颠簸的劳顿,急忙安营扎寨。
《中国新闻周刊》的记者问了一个问题:
你们知道什么叫“超女”吗?
我没想到这名女记者会提出这个问题,跟大家一样想知道老人的答案。
没有回答,只听见阿房“啊~啊~”两声,
大家都笑了。
阿房是大衾医院船工的儿子,父母已经离世,成了孤儿跟《阿甘正传》的阿甘有点像,赤脚,满处跑,依依呀呀,呼啸一声,全岛通响!
如果有一天医院搬迁,
阿房只能留下,送回南湾村。
记者向老人了解生活情况
[此帖子已被 心下较些子 在 2010-9-7 21:17:57 编辑过]
来自佛山的社会善心人士M夫妇,F,还有来自台城的Q的一家三口比我们先到。
他们做得很专业,详细地将每个老人的资料录入,方便日后追踪。
这个团队都是有心人!
1.Q早在几年前已经跟大襟岛的老人家结下不解之缘,上个星期上岛后听到老人无米下锅,马上叫船工老狐狸返航,到铜鼓购买20包大米当天送到老人的手中。这次,他还带上太太,儿子一起上岛,用行动感动着大家。
2.M 夫妇喜欢户外活动,摄影,跟Q志同道合。
3.F已经探访过我国多个麻风村,印象最深的是贵州的一个麻风村:座落在一个山谷中,周围是海拔2000多米高的山峰,像一口井!他说,进村时走下山路,竟然耗时3~4个小时,脚趾头差点把鞋尖磨穿,山坡实在太陡了!!
总之,麻风村大多设在与世隔绝的地方。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拥有帐号并登录即可获得此勋章.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台山同学会 ( 粤ICP备17038726号-1 )
GMT+8, 2025-5-7 03:33 , Processed in 0.38277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