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同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3103|回复: 85

<<游子吟>>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主题

365

帖子

5127

积分

营长

积分
5127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1-6-15 14:4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這是一本很直得一讀的書,借著這個平臺,轉載這本書送給我的朋友,期望他們能好好讀讀,能從中得到啟示, 一切盡在不言中.
<<游子吟>>
前言 近年來,一批又一批中國學生、學者赴美求學、深造,有機會接觸基督教。他們聰慧、勤奮,富于進取。 不少人開始翻閱《聖經》,步入教堂。然而,“神六日內創造天地萬物”,“童女生子”,“死人復活”象一 盆盆冷水劈頭蓋腦澆來。他們或滿心疑狐,或面露輕諷。唯物主義、科學至上和世俗驕傲橫臥在神與人之間。 他們雖仍偶爾參加教會一些活動,尋求的心門却漸漸關閉了。 我理解他們的掙扎,因爲我曾經歷過。同時,我堅信基督教信仰與科學、理性沒有根本衝突。1992 年起, 我在教會開辦慕道班,按《聖經》的觀點,從科學和理性的角度探討基督教的基本信仰,幷到其他教會參與 布道事工,使不少人得到幫助。爲和更多人分享,在衆教會的弟兄姊妹的多次敦促下,才將大綱、資料整理 出來,成爲此書。書中的信息首先不是爲了勸說別人,而是爲要說服自己。 神借著大自然和《聖經》這兩本書向人類啓示他自己。神創造大自然,科學家研究大自然,《聖經》和科 學决不會彼此相悖。基督教信仰是植根于耶穌復活這一歷史事實的客觀真理,經得起質疑和推敲。有幸來到 神面前的誠實人,都會相信耶穌,因爲他是又真又活的神。我不企望借著這本小册子,把一個人幾十年形成 的無神思想體系一下子扭轉過來。拆除藩籬,使人能够謙卑地走近神、親自面對神,是本書的主要目的。 兩年多的寫作過程幷非坦途,但常得到神奇妙的引領。感謝各教會的弟兄姊妹用恒切的禱告托住我,感 謝我的家人的全力支持。這本書從策劃到付印,始終得到《海外校園》雜志社蘇文峰牧師、蘇鄭期英師母和 同工們的直接幫助。沒有他們的鼓勵、參與和忍耐,本書現在是無法和讀者見面的。 旅美逾十載,仍夢思縈繞著故土。人生近半百,始回到天父懷抱。我以雙重游子的身份,將此書獻給神, 獻給海外學人和國內同胞。願更多靈魂被拯救,盼望祖國繁榮昌盛。願神使用這本書,得到他當得的榮耀。 里程1996 年8 月 11 日 作者簡介 本文作者里程,畢業于北京大學生物系。1978 年于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學習,1981 年獲碩士學位。1982 年赴美,1987 年獲密西根州立大學博士學位。先後在俄亥俄大學和西方儲備大學( CaseWestern ReserveUniversity)工作。1993 年至今在威斯康星醫學院從事醫學基礎研究工作。 作者長期崇尚無神論和個人奮鬥。在神的大愛的感召下,逐漸認識了基督教信仰是客觀真理,遂决志信 主,1992 年復活節受洗。已婚,現有一子一女。 (明天待續)
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箴言 9:10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主题

365

帖子

5127

积分

营长

积分
5127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1-6-15 14:5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子吟》 第一章 神存在的真實性
在無神論教育下成長的知識分子,大都有相似的關于人類認識發展的基本觀念,就是當人類處于生産力 低下的原始階段,人們對雷電、洪水、地震等自然現象産生恐懼心理,因而開始拜雷公、水神、山神、地神, 産生了宗教。隨著生産力的發展,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能力不斷提高,明白這一切都是自然現象,幷不是什 麽超自然的神明,因而確定了無神論信仰。也就是說,有神論是人類愚昧無知時期的産物,無神論則是人類 進入文明時期後的必然歸宿。因此,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持無神論觀點被視爲理所當然幷引以爲豪。 隨著國家的對外開放,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學者到西方學習和工作。面對美國這樣一個既有世界第一 流科學技術水準,却又是有神論思想占主導地位的國家,我們的驚愕和困惑是可想而知的。然而要讓我們來 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向,重新面對我們過去不屑一顧的有神論,無論在感情上還是理性上,都是十分困難 的。我個人旅美的前八、九年,堅决抵制有神論,從不接觸基督教和任何宗教。 可是,神的存在是一個不以人們的主觀意志爲轉移的客觀事實。對神的存在所持的態度與每一個人休戚 相關,沒有人能够回避。凡追求真理,勇于在真理面前不斷修正自己的觀點的人,或遲或早都會認識到神的 真實存在。哲人培根說過:“神對無神論者,幷沒有創造奇迹來說服他們,而是他們看見宇宙間那種不可思 議的現象,不由地不相信起來,人們之變成無神論者是因爲對哲學沒有深切的瞭解;倘對哲學的研究甚爲精 湛,那就不會不皈依宗教了。”不僅象牛頓、愛因斯坦這樣的科學巨匠相信有神,連達爾文主義的先鋒戰士 赫胥黎也承認:“從純粹哲學立場上看,無神論是站不住脚的。” 近幾年來,經過反復探討、思索和掙扎,我放弃了無神論觀點,心悅誠\服地接受了有神論,接受了耶穌 基督作我個人的救主和生命的主宰。現在,我擬從幾個方面探討神存在的真實性,與大家分享。 一、神的普遍啓示 神的普遍啓示又稱自然啓示,是神借著他創造的大自然(包括人類本身)向人們啓示他自己,這是在任 何時間、地點,人人均可領受的啓示。 井然有序的宇宙 宇宙的浩瀚無際一直令人嘆爲觀止。太陽系有一顆恒星、九顆行星、幾萬個小游星和無數流星。地球帶 著月亮以每秒三十公里的速度繞著太陽旋轉,太陽則帶著九大行星以每年一千五百億裏的速度在一個大軌道 上繞著離太陽最近的一顆恒星(昴星)旋轉,每轉一周需要幾千年。昴星又繞著不知名的中心旋轉。太陽系 所屬的銀河系的星雲總質量是太陽系的兩千億倍,大得難以想像。但銀河系只是一個小宇宙而已。大約一千 億個小宇宙構成一個中宇宙,其直徑達一百五十億光年。至于大宇宙有多大,大宇宙之外還有什麽,目前只 能猜想臆測。 宇宙如此宏恢,又這樣精確,很難讓人相信是自然碰撞形成的。對天文瞭解越多,越嘆服造物主的大能。 所以不少天文學家都是虔誠\的基督徒。牛頓是基督徒,但他的一位好友却總不相信神的存在。據說有一次他 到牛頓家作客,見到一具精美的太陽系模型。只要搖動曲柄,衆\星球就各按其軌道運\轉起來。他玩弄良久, 愛不釋手。他問牛頓,這模型是哪一位能工巧匠設計、製作的。不想牛頓却不經意地說:“沒有人。”他的 朋友大惑不解:“怎麽會沒有人呢?”牛頓問道:“如果一具模型必須有人設計、製作的話,爲什麽象這具 模型這樣實際運\轉著的太陽系却會是偶然碰撞形成、而沒有一位設計者、創造者呢?”這位朋反一時語塞, 頓然醒悟,逐接受了有神論。 地球本身是設計的證明 人類生活的地球,一切都安排得十分妥當。太陽是地球光、熱、能的主要來源。地球與太陽的距離恰到 好處。如果地球離太陽比現在更近,地球將太熱,反之則太冷。地球繞太陽旋轉時有一個偏角,各地才有春 夏秋冬四季之分。如果沒有這個偏角,熱的地方將總是熱,冷的地方將一直冷。月亮對地球的山脉和海洋的 形成、乃至生物體內的韵律都有重要作用。可無人知道月亮是怎樣形成的。按照公認的假說,月亮是地球在 旋轉時“甩”出去的一部分形成的。按此假說,地球岩石和月亮岩石應是同源的。但是美國登月火箭從月球 上采集的月岩標本,經化驗,與地球岩石的組成有很大差异,說明地岩與月岩不同源。這在天文學界産生巨 大反響。不少天文學家承認,這是對至今爲止提出的有關月亮形成的各種假說的致命一擊。地球大氣層的重 要性是衆\所周知的。但是,如果地球的直徑比現在小,大氣層中的氫氣、氧氣就不能被地球的引力吸住:如 果地球的直徑過大,地球的引力又將太大而使人體無法承受。 水的重要性不須冗述。水的一個重要特性是“反膨脹”。地球上的物質,大都是熱脹冷縮。但水在4℃ 時密度最大,溫度低于4℃時,反而膨脹,所以冰總是浮在水面上。如果水也越冷越縮,一結冰就會往下沉, 那在冬天,河、湖、塘、池從上到下將被凍得結結實實的,沒有任何水生生物可以繼續生活。由于水的反膨 脹,冬天的水面皆被冰所覆蓋,起到保溫層的作用,使冰下的水生生物不受嚴冬的傷害。這是何等奇妙!人 們可以從水化學的角度解釋水如何會反膨脹,但却解釋不了爲何水會反膨脹。這是造物主的獨具匠心。 待續
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箴言 9: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主题

365

帖子

5127

积分

营长

积分
5127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1-6-16 13: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地球上的生物變化萬千、奇特多姿,但彼此配搭得十分巧妙。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太陽能變爲植物體 中的化學能,直接或間接地爲所有的動物提供了食物,而動物的排泄物和遺體又是植物生長的原料。六、七 十年代在大陸興起的縣級小化肥廠,是用水,CO2 和N2 合成碳酸氫胺(NH4CO3)。這一簡單的合成需要高 溫、高壓才能完成。可是在生物酶的催化下,植物在常溫、常壓下即可合成各種複雜的有機物。“將來有一 天,當我們能在體外複製葉綠體和各種酶的時候,在溫室裏,這邊輸進,那邊就源源不斷地生産出牛奶、麵 包、肉類、水果……”這是中學生物老師曾爲我們描述的令人無限憧憬、神往不已的前景。幾十年匆匆過去 了。要實現這個目標,談何容易啊! 除食物鏈外,氣體循環也很合理。動物呼吸時,需要吸收O2,吐出CO2,植物的光合作用則用CO2 合 成各種有機物,同時釋放出O2。這些巧妙安排,只能是造物主的精心設計。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生物學正蘊 釀著重大突破,遺傳物質的秘密即將被揭開。當時,第一流的生物學家、化學家大都傾全力研究蛋白質。當 時普遍的想法是,生命現象如此複雜,只有象蛋白質這樣複雜的大分子才可能是遺傳物質的携帶者。令人頗 爲意外的是,Watson 和Crick 于 1953 年發現的DNA(脫氧核糖核酸)雙螺旋結構,證明DNA 才是遺傳密 碼的携帶者。人們怎麽也沒有想到,僅由四個不同核甘酸組成的DNA 竟是控制千變萬化的生物活動的遺傳 物質(想瞭解詳細情况的讀者可參閱H. F. Judson, The EighthDay Of Creation)。 但事後想來,也不難理解。每一個氨基酸是由DNA 長鏈上三個相連的核甘酸所决定的。一個由300 個氨基 酸組成的中等大小的蛋白質分子,則需由大約含一千個核甘酸的DNA 來控制。因爲DNA 僅由四種核甘酸組 成,這一DNA 分子的核甘酸就有不同的排列組合,一共41000(4 的1000 次方)或100600(100 的600 次方) 種不同的組合方式。大家可能對這個數字沒有什麽概念。讓我舉一個參照數。有人估計,整個宇宙的電子數 是1080(10 的80 次方)。這樣一比,就知道100600(100 的600 次方)有多大了,也就可以理解DNA 爲什 麽可以成爲遺傳密碼的携帶者。“耶和華說:‘我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天怎 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賽五五8~9)每當想到生物 學這段歷史,我都不禁由衷地感嘆造物主的神奇大能。 三年前,我們需要一批新生小鼠做實驗。一組要剖腹産的,另一組要自然分娩的。母鼠本來就不大,加 之多胎,新生鼠會很小。因此在剖腹産以前我們做了精心準備。當我們把母鼠的腹部切開時,子宮立即突了 出來,象一支長茄形的氫氣球,子宮壁已被撑得半透明了。我們小心翼翼地把子宮剪開,看見了八隻小鼠。 但每只小鼠還被一個衣袍緊緊地包著。若不儘快剪開衣袍膜,小鼠就可能被窒息死。衣袍膜非常薄,我們不 敢下剪子,怕傷及小鼠,只好改在解剖鏡下操作。新生鼠沒有毛,皮膚又紅又嫩又薄,就象粘膜一樣,緊緊 地與衣袍貼在一起。好容易才把衣袍去掉。但臍帶無法處理:太細,無法結扎,不敢剪斷,怕小鼠會失血過 多。一個M.D.,一個Ph.D.,汗流浹背地忙了兩個小時,才把剖腹産做完,到頭來還死了兩隻小鼠。 第二天下午,另一隻母鼠要分娩了。當它開始宮縮時,實驗室馬上騷動起來,女士們反應尤爲熱烈。這 個說:“趕快用布把籠\子蓋嚴,別讓母鼠受風……。”那個建議:“籠\子裏的木屑太粗糙了,是否應換一些 柔軟的東西,要不小鼠會受不了的……”我不理會這些議論,覺得她們過慮了。如果實驗室這麽好的條件還 不行,在野地裏生小鼠又該如何呢?有了頭一天剖腹産的遭遇,我最關心的是看母鼠如何自己接生。我趴在 籠\前,目不轉睛。 母鼠回身舔舐一陣,第一隻小鼠就被它用嘴銜出來了!接著,用兩隻前爪抱著,用舌舔著。不一會兒, 這只滿身血污的小鼠就變得十分潔淨、利索了。母鼠把小鼠安放在木屑叢中,自己則稍事休息。大約十分鐘 後,第二隻小鼠出世,照樣很快被收拾停當。在間歇期,我注意到母鼠一直在吃什麽。原來,它是把帶出體 外的胎盤、衣包、粘膜等一點不剩地全部吃了,連粘在木屑上的血迹也舔舐乾淨。啊,它是在補添能量!我 的心被深深地觸動了。 在大陸,婦女分娩前,要拼命吃煮鶏蛋,以預備充足的精力。在美國,分娩前不再吃東西,直接把營養 液輸進體內。這樣分娩者既有了能量,又使消化系統空著,爲産道讓路。但不管用何種方法,分娩前總需積 蓄能量。沒想到,老鼠也懂也會!這是誰教給它的呢?在間歇期,母鼠嘴銜、爪抱,頻頻爲小鼠轉移地方, 以便更安全。它的尖爪、利齒竟絲毫不會傷害小鼠那極幼嫩的皮膚,真令人難以置信。一個多小時後,小鼠 全部處理完畢,個個活潑、健壯。 目睹全過程的我,大飽眼福。但我還有一個疑問:小鼠的臍帶怎麽樣呢?臍帶太細,肉眼看不清楚。我 小心取了一隻小鼠放在解剖鏡下。小鼠的全身又乾淨又滑溜,就象小孩洗完澡後全身撲上爽身粉一樣:臍帶 齊刷刷地從肚臍根斷掉,只有一小點血斑。太神奇了! 過去,我們慣于把動物各種奇特的行爲(如蜜蜂製造的蜂房、螞蟻的嚴密組織、候鳥的遷徙、魚類的回 游等)稱之爲“本能”。我很少想過,也不明白,動物的“本能”從何而來。《聖經》清楚地記載是神創造了 地球上的各種活物,各從其類,而且神看是好的(見《創世記》第一章)。也就是說,是神給了各種生物生存 和生活的能力,這就是動物“本能”的來由。 耶穌也極生動地以飛鳥和百合花啓示大家。他說,“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 裏,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它;”(太六26)“你想野地裏的百合花怎麽長起來。它也不勞苦,也不紡綫;然 而我告訴你們,就是所羅門極榮華的時候,他所穿戴的還不如這花一朵呢!”(太六28~29)一切生物都是 在神的看顧下才得以生存的。想到這些,我被一種强大的力量所懾服,領悟到神創造的奇妙、完美和偉大。 在我還不認識神的時候,把自然界的一切美妙、和諧都歸之于“自然規律”。在我的心目中,自然規律 是永恒的“第一因”。其實,一切律(社會律、自然律)都是受造之物,必須由權威制定,幷在權威的監督 下得以運\作。羅馬書一20 說:“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借著所 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神創造了宇宙萬物,幷用他的大能托住萬有,維護著宇宙的正常運\ 轉。這位造物主正是借著他的創造,向人類啓示他自己:只有他才是萬有的源頭,宇宙的第一因和創始成終 者。 (待續)
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箴言 9: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主题

365

帖子

5127

积分

营长

积分
5127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1-6-17 13: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靈性世界
記得小時候,夏夜乘凉時,我總愛聽大人講鬼的故事。越聽越害怕,越怕越想聽。流逝的歲月,也沖不淡那些難忘的記憶。只是,隨著理性的增長,不再信以爲真罷了。但一次活生生的經歷,使我的思想受到很大的衝擊。 目睹鬼附身的經歷 1975 年我參加“農業學大寨”工作組到農村駐隊。一天早上,一個小隊幹部氣喘吁吁地來到我的住處:“不好了,我們隊鬧鬼了!”我不禁一驚:“大白天的,鬧什麽鬼呀?!”他說:“有人被鬼附著了!”他希望我前去處理。那個隊本不在我管轄之內,但當時工作組長回城了,我無法推脫。我更覺得荒唐無稽,但心裏也有些打鼓,硬著頭皮趕到出事地點。擠得水泄不通的人群爲我閃開一條路。 我進到內圈,見一個披頭散髮的婦女正手舞足蹈,又哭又鬧。我忙向該隊隊長詢問詳情。原來這是一個窮隊,無副業可搞,一個工才值一毛多錢。不久前人們發現表土下面有沙土,可用于翻砂。于是各家各戶自行去挖沙,然後用四號車拉到縣城裏賣給翻砂廠。雖價格低廉,但總可以掙一點買油、鹽的錢。該隊一個中年男子挖沙特別起勁,洞越掏越深,又無任何安全設施。不幸沙洞坍方,他被活活埋在洞裏。當人們把他刨出來時,已血肉模糊。家人無力出殯,買了一張草席,和衣把他埋了。 這發瘋的婦人是死者的鄰居,那天早上突然瘋癲起來,滿口是死者的話語。隊長介紹完後,我聽見這婦女說,“我死得太慘了!沒有棺材,連衣服也沒換一件就把我埋了!我太屈了!”語氣、聲調都象那死者。我不覺倒吸了一大凉氣。當時正是出工的時候,我讓幾個人把她攙回家去,以便讓大家散開,下地幹活。不料這位多病纖弱的婦女的脚象釘在地上一樣,幾個小夥子都拉不動!我一時無計可施。幾個老者見狀獻策說,只有讓死者的家屬出來勸駕了。我派人找到死者的妻子。她對那婦女說道:“你丟下我們一甩手就自己走了。你已把我們害得够苦的了!爲什麽現在還要攪合我們?!你快走吧!過幾天我們給你送一身衣服去就是了。”這一招還真靈。那發瘋的婦女安靜下來,說:“好,我走。但走前讓我再喝一口家裏的水……。”我忙吩咐人用大海碗盛了滿滿一碗凉水來。她咕通咕通一口氣喝下後,就癱在地上不省人事了。待她醒來後,我問她倒底怎麽回事。她說她什麽也不知道,只覺得累極了,渾身一點力氣也沒有了。 我曾聽說過鬼魂附身的事,但親眼見到却是第一次。用無神論很難解釋。聯想到小時候聽到的故事,有些也是親人們親身經歷過的事情,他們沒有必要編瞎話呀。可相信鬼神,又與我們一直受的教育相左。兩難之間,我只好采取“信則有,不信則無”的模棱兩可的態度,竭力想把這些事忘掉。 美國心臟科權威的書 1991 年冬天,我正廣泛研讀各種有關基督教的書籍,處于將决志的重要時刻。那年聖誕節晚上從教堂聚 會回家後,繼續閱讀羅林斯(Maurice Rawlings)的著作《死一怎麽回事?》(Beyond Death’s Door)作者羅林斯醫生是全美著名的心臟科權威,幷于 1976 年被推薦到美國心臟協會國家教授團。由于心臟復蘇技術的進步,從臨床死亡復蘇的心臟病人日漸增多,他親耳聽到的病人的自述,說明肉體的死亡是另一種生命形式的開始,有天堂,有地獄,與聖經所述相符。强烈震撼之餘,他更自覺地收集此類資料,終成此書。他在序言中寫道:“這本書中列出各種‘死後生命’的經歷,絕沒有被選出來支持某種信仰或哲學理念。不過,如果碰巧跟某種信仰或理念相同時,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那的確是每一位經歷者真正的親身體驗。我個人也是從每一位經歷者的描述中,心頭從疑惑到可能會有而至確實相信。很多事情在沒有臨到我們時,尤其是這類 看不到、摸不著的事情,我們會說那是騙局,荒誕無稽,只有傻子才會相信。然而,不管你信不信,書中所寫的每一個例子都是真真實實的。” 觸動他的第一件事是當他搶救一個鄉村郵遞員時發生的,這位患者在他辦公室進行“壓力測驗”時,心臟突然休克。體外心臟按摩、肺擴張器、口對口呼吸、人工心律調節器等全然無效,心臟區完全阻塞了。最後只得使用前導器,把電力裝置的兩極分別插入動脉和靜脉,形成吊擺,使心臟跳動規則幷克服阻塞。病人時而復蘇,時而墜入死亡。 每當恢復心跳、呼吸時,病人就聲嘶力竭地尖叫:“我在地獄啊!求您別再讓我回那裏去好不好?!” 見慣病人緊張情緒的羅林斯開始幷不在意,甚至對患者說:“那就繼續游你的地獄去吧!”然而,病人極度驚嚇,表情怪异,瞳孔擴張,渾身打顫,冷汗淋漓。這位醫生才真正相信病人處于從未有過的恐怖之中。他更加激烈快速地工作著,幷在病人的堅邀下,一齊跪在地板上向耶穌求告。病人的情况終于穩定下來,被轉到別的醫院。羅林斯回到家裏後,“撣去《聖經》上的灰塵,開始仔細閱讀,其中所描述的地獄真爲如此。”病人出院後成了基督徒。這件事對羅林斯震動極大:“以往死亡之于我,不過是行醫時的例行觀象,人死如燈滅,無須爲之後悔或憂慮。但現在我開始相信,死後畢竟是有生命的。” 聖經明確地寫到:“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來九27)爲解開死後生命之謎,他繼續認真研讀聖經,努力收集病人自述的第一手材料。幾乎每個病人臨床死亡時都有靈魂出竅,飄游在外,冷眼觀看醫生、護士搶救躺在床上的自己的軀體的經歷,也會見到早逝的親朋。有人到了鮮花爛漫的光明處,有的則身臨幽暗、陰森之地。 有一件趣事值得一提。一次他搶救一位73 歲的老紳士,經歷了六次反復死亡。羅林斯不得不要求別的醫生來幫忙,幷說:“再試一次。如果這次休克仍無法控制,我們只好放弃!”作者用十分感嘆的筆觸寫道:“多麽盼望我當時沒有說這句話!因即使他當時不醒人事,却居然完全聽得一清二楚!後來他對我說:‘你這算什麽,“我們放弃”,當時被搶救的人可是我啊!”’ 一口氣讀完此書,已近深夜,我陷入思考之中。作者的身份、地位、寫作的認真、樸實,使我對該書內容的真實性深信不疑。這樣,我就被逼入絕境,不能不開始面對真實存在的靈性世界。靈性世界有真神、正靈,也有魔鬼、邪靈。既然靈性世界可以不因我們主觀的認同或否定而客觀地存在著,那麽我們能因眼看不見、手摸不到就否定神的存在麽?如果靈性世界是真實的,那麽我們只看眼前物質世界的世界觀、方法論豈不應該修正、充實麽?基督教信仰是唯心的還是唯物的呢?它既不唯心,也不唯物,而是唯實的。它同時承認物質世界和靈性世界這兩個客觀實體。唯心論純屬主觀,唯物論則有失全面……。 鈴聲打斷了我的遐思。朋友從外州來電話祝賀聖誕節。說到神,她說她信,幷講述了不久前經歷的事。 數月前她父親病危,但她因故無法回大陸探望,十分傷心。她不住禱\告,求神讓她再和父親見一面。果然,一天夜裏她夢見父親來看她了,還撫摸了她。夢後幾天,國內來長途電話告訴父親離世的消息。她在電話中描述了她父親走時的衣著、儀錶等各種細節。使國內的親人大爲驚詫。原來,她在夢中所見與實際情况完全一樣!神應允了她的禱\告。我小時候聽到的故事,十幾年前親眼見到的鬼魂附身、羅林斯的書、朋友電話中講的經歷,全部聯在一起了。我從未感到神是如此真切。神創造宇宙萬物,自有永有。與神相比,人類是多麽渺小和微不足道啊。然而這位高大無比、深不可測的神顧念人類,竟垂聽每一個人的真誠\禱\告,與我們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這樣息息相關。神的真切、高深、威嚴和慈愛,使我的敬畏、感激之心油然而生。在當天的晚禱\告中,我不能自禁,第一次兩膝雙雙下跪。 (待續)
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箴言 9: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主题

365

帖子

5127

积分

营长

积分
5127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1-6-18 14:51: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人類的道德律和崇拜神的自然傾向
人類崇拜神的自然傾向 有人稱人類是宗教性的受造物。《聖經》說,人是按神的形象造的。神造人時,把他的生命之氣吹入人的 鼻孔裏,使人成爲“有靈的活人”。我們常說“人類是萬物之靈”大概就是這個意思。雖然人類始祖對神的 叛逆使人類與神的交通受阻,但人心中的靈使人類不能從物質世界得到真正的滿足,要去尋找那位超自然的 遺物主,幷具有與神交通的能力。無論過去還是現在,從最原始的部落到最發達的國家,凡有人的地方,就 有對神的敬拜。按照我前面的認識論的觀點,不少學者曾推斷,人類最初是多神崇拜,逐漸演化爲現在的一 神崇拜。可是,近年的研究結果與此推論恰恰相反:人類最初是單一神崇拜,然後才産生多神敬崇。這個發 現與《聖經》的記述相符,很有啓迪意義。 且不論別的國家,我們中國從遠古開始就敬拜單一真神。我國常稱神爲天(“-”加“大”),我想意即 一位至高至大者。《書經》和《詩經》對“天”都有詳盡說明。《書經》曰:“惟神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 不善降之百殃。” 儒家創始人孔子也是虔誠\敬神的。據記載,孔子的父親叔梁紇爲朱國的大夫,娶顔氏小女征在爲妻,久 未生子,夫妻遂往尼丘山(現山東省曲阜縣東南)求告真神,因而懷孕生孔子。爲念神恩,爲孔子取名曰丘, 字仲尼。孔子雖說過,“敬鬼神而遠之”,這幷不表明他不信神。他是誠\實忠于知識的人,“知之爲知之, 不知爲不知,是知也。”他覺得自己無力洞察上天之事,于是不求天道退而求人倫道德。但在日常生活中他 很虔誠\。如,“子疾病,子路請禱\。子曰,丘之禱\久矣。”當人告訴他說桓魋要謀\殺他時,孔子說,“天生 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顔淵死時,孔子則說,“天喪予。”孔子認爲人的命運\是掌握在神手中的。“生 死有命,富貴在天”,“知我者,其天乎”,“朝聞道,夕死可矣”,他一生都順天安命。 人類良心、道德律的一致 由于社會制度、文化背景的差异和兩國人民的長期隔離,赴美前我曾擔心能否與美國人相處好。到美國 後我立即發現自己的擔心是多餘的。我與美國老帥、同學、朋友,鄰居相當融洽。他們的熱情、率直和真誠\ 給我留廠深刻印象。出人意料的是,美國人的道德觀念與我們的十分相似,都崇尚勇敢、勤奮、謙遜、誠\實、 樂于助人等美德。地理和制度的隔絕爲什麽産生如此的相近的道德標準呢?我找不到答案,而歸之于人的“本 性”。 我們常提到“良心”,也確實感到良心的存在。可“良心”又是什麽呢?人們生氣時會質問:“良心賣 多少錢一斤?!”使人無言以對。後來,我在《聖經》找到了答案。神悅:“我要將我的律法放在他們裏面, 寫在他們心上。”(耶卅一33)“律法的功用刻在他們心裏,他們是非之心同作見證,幷且他們的思念互相 較量,或以爲是,或以爲非。”(羅二15)神放在人心中的律法,使人能明善惡,成爲人類共同道德標準和 良心基礎。 有人會問,在那些殺人成性、無惡不作的强盜、慣犯身上,如何體現這種道德共性呢?我的看法是,第 一,這種人或遲或早、或多或少也會受到自己良心的遣責。第二,看一個人的道德標準,不僅要看他如何欣 賞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事,更要看同樣的事情發生在他自己身上時他的反應。如果這些强盜、慣犯自己或親友 被殺、被辱、被搶時,他們的切齒痛恨、怒不可遏才是他們內心深處的道德律的真實反映。 唐崇榮牧師在《智慧的人生》中講到一個事例。一對住在澳大利亞墨爾本的年輕夫婦,一次口角後,丈 夫一氣之下把妻子殺死,幷碎尸滅迹,遠逃到西海岸,下决心重新開始,幷與當地一漂亮女子結了婚。數年 後,事業有成,妻賢子孝,被推崇爲模範家庭。不想一天男方突然失踪,妻子十分焦慮。後來女方被叫到警 察局,告之她的丈夫在那裏,她大爲驚訝。見到丈夫後,男人告訴妻子關于殺前妻的事,幷說他主動自首: “二十五年來,我天天受到良心嚴厲的遣責。如果我被處死,也心甘情願:如果我不自首,我的神經會完全 崩潰的。” 德國思想家康德說過:“有兩件事使我愈來愈感到害怕:第一是閃著星光的天空,第二是在我心裏說話 的良心。”神正是借著他創造的大自然,他安放在人心裏的靈啓示著人們。 四、神的特殊啓示 特殊啓示又叫超自然啓示,是神在特定的時間、地點,向特定的人而發的。人要認識神,需要和神直接 溝通,所以除了普通啓示外,神也直接用他的話語傳遞他的啓示。神的顯現、异象、异夢、天使的傳信、神 迹,尤其《聖經》和耶穌本人是完備的特殊啓示。神借著兩本書啓示人類。一本書是大自然,一本書是《聖 經》。透過大自然的奇妙,使人的確知道超自然的設計者、創造者的存在。《聖經》是神所默示的,通過研讀 《聖經》,使人們瞭解這位設計者、創造者是誰,他的屬性怎樣、與人類的關係如何。通過《聖經》我們方能 明白人從何而來、人生的真諦是什麽、人要往哪里去:尤其重要的是,《聖經》充分闡明了神的救恩計劃。 自人類的始祖亞當、夏娃逆神後,死亡進入人間,世人陷在罪中不可自拔。是神差遣他的獨生子來到人 間,用他的寶血洗淨了人的罪,使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也就是說,只有借著耶穌基督,人才 能到神那裏去。這些,在後面幾章還會詳細討論,這裏要提及的是,每一個信從耶穌的人,都和神建立了個 人關係,在日常生活中時時感到神的同在。對信徒而言,神的存在不再是理論問題,而是個人的切身體驗了。 劉牧師信主和服事經歷 劉牧師布道時,向我們講過他信主的經過。他祖籍福建省,因家境貧窮,九歲就下南洋謀\生。十八歲回 家鄉時遇到一位傳道人。好歹已混上一身西服的他,從心眼裏瞧不起身著土布衫的傳道人,更不相信他傳的 道。傳道人離開後,親戚告訴劉牧師,此傳道人是一名牌大學的畢業生,放著通達的仕途不走,却甘願作一 名衣食無靠的鄉間傳道人。劉牧師聽後雖有感觸,但觸而不動。 可是,自那位傳道人走後,他無緣無故地連續三夜通宵失眠,煩燥不堪。他想起那傳道人離走時曾留下 一個地址:“你若有什麽事,可以來找我。”萬般無奈,第四天他按地址找到一住處。從外隔窗往裏望,見 一人正跪在地上。聞聲開門後,那人立即說:“你是劉X X 弟兄吧。”劉牧師不勝驚奇:“我們從不相識呀!” 那人笑答道:“我已爲你禱\告三天三夜了。”劉牧師大爲震動,當即跪下,痛哭悔改,接受了耶穌作他的救 主。 後來他成爲福州教區總醫院的負責人,幷到美國進修醫院管理。在美期間,雖竭力掙扎,逃脫,仍被主 揀選,作全時間事奉,于四十年代末期携帶妻小,逆著人流,回到福州,全身心獻上,忠心爲主作工。“十 年浩劫”期間,一次他被戴帽、挂牌揪鬥,跪在被焚燒的《聖經》的火堆前,火順風勢撲向他,他力漸不支。 就在他暈倒的那一刹那,他向神呼救。結果,風向突變,把火吹向批鬥他的人們,他們驚惶四逃,批鬥會不 了了之。劉牧師被幾位信徒搶救回家,後得痊愈。直到他八十年代中期再度來美,見到一位當初搶救他的教 友時,方知當時發生的這一切。 許醫生的得救見證 前年我聽到一個錄音見證。見證人許醫生從香港來美留學,獲M.D.、Ph.D.後在加州行醫。誰也 想不到這位衆\人眼中的幸運\兒、佼佼者的內心却充滿無可名狀的悲傷,常常獨處落泪。後覺腹部不適,經多 位醫生會診\和穿刺檢查,確診\是肝癌,已到後期,只有幾個月的時間了。如果肝移植術成功,存活期可延長 一年左右。這晴天霹靂是他無法接受和承受的。但事實畢竟是事實,他無路可尋。他打電話把病情告訴了他 一位當牧師的朋友。朋友得知後深表同情,但也回生乏力,勸他向神禱\告。 許醫生雖然十八歲時在香港受洗成了基督徒,但以後忙于求學、事業,自來美後很少讀經、禱\告。面對 絕境的他跪下來求神了。他的禱\告很簡短。他說:“神啊,這麽多年我都沒有禱\告了,現也不知從何談起。 我只有一個請求,如果你真存在的話,就讓我臨死前看看你。”禱\告時熱泪縱橫,禱\告後內心立即平靜下來, 有著多年未曾感到的平安。 與家人商量後,决定做肝移植手術。當醫生們切開地的腹腔時,都呆住了:根本沒有病灶!僅在一葉肝 上發現一個腫塊。醫生們只好取了一點肝樣後又把腹腔合上。但肝樣中也沒發現癌細胞。這與第一次會診\只 相距很短一段時間。醫生們百思不解,最後說:“我們只希望今後不再遇到象你這樣的病人!”許醫生心裏 十分明白,是神醫治了他,不僅治好了他肉體的惡疾,也醫治了他靈性的失聰,恢算了與神的關係。他倍受 激勵,在美國、加拿大、中國各地作見證,頌揚神的大能和大愛。我聽到的,就是他一次見證會的錄音。 我個人的一點見證 除了上述這樣典型的事例外,在日常生活中體驗神的機會也很多。前年,我頗費周折地買到了一個狗的 肝臟的 cDNA 基因庫。這個樣品是下午快下班時到的,被隨手放到-70℃的冰箱裏。晚飯後看說明書才發現, 在放到-70℃前必須先加防凍劑,否則噬菌體會受到傷害。我心裏大爲不安,立即趕回實驗室,但樣品已在-70 ℃凍5 個多小時了! 回到家後我相當沮喪。當時我正在第一次通讀《聖經》,每天讀兩、三章。那天晚上實在沒有心思讀《聖 經》了。但我覺得有一股力量催促我去讀經,我强打精神翻開《聖經》。那晚該讀箴言第三章。剛讀了幾句, 一段經文就躍入我眼簾:“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他, 他必指引你的路。”(箴三5~6)我頓有所悟,神是萬能的,一切都是他創造的,只要認定他,有什麽難成 的事呢?我精神爲之一振,繼續往下讀。不久,又一段經文跳了出來:“忽然來的驚恐,不要害怕;惡人遭 毀滅,也不要恐懼;因爲耶和華是你所依靠的,他將保守你的脚不陷入網羅。”(箴三25~26)太奇妙 了!完全對症!我幷不是象過去學毛選那樣,“帶著問題”去學《聖經》,而是按部就班地讀到這一章了。在 讀以前,我壓根兒不知這一章寫的是什麽。可是,經文多麽有針對性啊。我深知是神借著《聖經》在向我說 話,在啓示、指引我。 當晚在禱\告中我說:“神啊,求你保守這些噬菌體不被凍死;即使死了,也求你讓它們活過來。你是復 活的主,生命在你,復活也在你。死人都可以復活,何况這小小的噬菌體呢。神啊,我認定你了。求你幫助、 指引我。”禱\告後心裏安定多了,睡了個好覺。第二天,我心裏還是有些含糊。早上到實驗室後立即給出售 樣品的公司挂電話,對方聽完我講的情况後沉吟一會說:“這麽多年來,我們從未碰到過這種情况,恐怕够 嗆。”我的心不禁一沉,她似乎感覺到了我的情緒,安慰道:“也不一定一點希望也沒有了。接種試試,如 果長起來了,就是活的。”我心想,這不是廢話嗎?雖有些失望,但有昨晚的經文墊底,我的心還是比較踏 實的。立即開始做接種試驗。我想,即使不全死,這些噬菌體的存活率必然會降低。所以,除一個培養皿中 按說明書要求的濃度外,別的培養皿都接種高濃度的噬菌體。 幾天後看結果時,不免忐忑。我首先看接種濃度高的培養皿,根本看不到噬菌斑。直到最後一個培養皿 (正常接種濃度),噬菌斑出現了!原來,噬菌體的活性一點沒受影響。那些高濃度接種的噬菌體太多,已把 細菌全部吃掉,噬菌斑連成一體而無法分辯了。我當時的心情是難以言表的。我的激動不爲別的,因我真切 地感到神與我同在。第二天我打電話告訴那家公司說:“不加防凍劑在-70℃凍幾個小時下噬菌體無損。”後 來我作見證說到此事時,大家說:“你的結論應該加一個前提:‘如果使用者是信耶穌的話,……。’” (待續)
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箴言 9: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主题

365

帖子

5127

积分

营长

积分
5127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1-6-19 07:49:11 | 显示全部楼层
五、直接證據—神曾訪問過我們星球
神存在的直接證據是神從無限進入有限,來到我們地球,這就是降世爲人的耶穌基督。神的兒子取了人的形狀,用人能理解的話語親自向人們講解天國的道理,行了種種神迹、奇事,最後他被釘十架,用寶血洗盡了人的罪,完成了神對人類的救贖計劃,使一切相信他的人進入永生。耶穌死後第三天從死裏復活,用大能顯明他是神的兒子,坐在聖父右邊爲人代求。耶穌在世只有短短的三十幾年,却無可比擬地、深刻地影響了、幷正影響著人類歷史的進程。這些,我在第三章< 耶穌是誰?> 和第四章< 耶穌復活的歷史證據>中還要詳細討論。
六、一些反思
既然神存在的證據如此充分,爲什麽許多人仍不相信神的存在呢?或者說,如果神這樣真切、與人類的關係這樣密不可分,爲什麽很多人感覺不到神的存在呢?這是一個很切合實際的問題,我擬從兩、三個方面與大家商榷。 首先,是理性障礙的存在。我在本章開始已提到,在無神論背景下成長的人,尤其是知識分子,常把有神論看著是迷信、愚昧的代名詞,不屑一顧。這種根深蒂固的觀點其實是似是而非的。迷信是盲目的相信。 基督教的一神論信仰則是建立在客觀事實基礎之上的真實信仰,與迷信風馬牛不相及。有人曾比喻說,小時候我們看木偶戲,以爲那些神靈活現的木偶是真的、活的。長大以後知道那些只不過是木制玩藝而已,這是我們認識能力提高的表現。然而,如果在否定木偶的生命性的同時把在幕後操縱的藝術家們的存在也一齊否定,那就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了。我們現在面臨的情况十分相似。否定人類原始時期對各種自然現象的盲目崇拜是人類生産力發展、認識能力提高的結果;但在否定這種迷信的同時,把創造這些自然現象的神,也不加分析地加以否定,就有失依據而走向極端了。 現代科學發展的一個重要結果是引導人們從對自然界的受造之物的崇拜轉向對自然界的創造者一神的敬拜。許多科學家和諾貝爾獎得主正是在認識宇宙的過程中逐步認識了神,而完成了從無神論者到有神論者的飛躍。因此,認爲有神論是人類認識低級階段的産物、無神論是人類走向文明後的必然歸宿的觀點幷非歷史的真實。 我過去也常以無神論者自詡,對有神論采取不接觸、不探討、不相信的態度。後來才漸漸明白,所謂無神論者,必須是那些對無神論和有神論作過深入、系統的研究、比較,最後相信無神論的人。而我的無神論觀點是以結論的形式從老師那裏、書本上承受過來的,對有神論沒作過任何研究。按此標準,我過去够不上一個無神論者,只是一個以爲沒有神的人罷了。我想,不少人的情况與我過去相似。我們應該超過先入爲主的認識觀點,存一個開放的心理,對有神論作一番瞭解,研究比較,再决定取捨不遲。如果持我過去那種“三不”態度,神存在的證據無論如何真確、充分,我們也無從瞭解而信之。其次,是理性至上、科學萬能的觀點的束縛。“神在哪里?如果你能證明給我看看,我就信!”這是我以前與傳道者辯論常持的“王牌”論點。現在我傳福音時不想也受到同樣的挑戰。我們很多人認爲科學是萬能的,只有被科學證實的事物才真實可信;理性是最可靠的,只有理性判爲合理的事才可以接受;神的存在既不能用科學方法加以證明,又不合理性,因而難以相信。我過去以爲這種邏輯、觀點是無庸置疑、天經地義的。現在才知道這種觀點幷不那麽正確,是受了人文主義和科學主義的影響。 人文主義竭力抬高人及其理性的地位,把人看作是宇宙的中心,一切要由理性審視以决定去留。科學主義則過于誇大科學的作用,把科學方法當作檢驗客觀真理的唯一標準。這些是不符合實際的。科學不是萬能的,其方法和自身都有局限性,對靈性世界更是鞭長莫及。神超越時空、超越萬有,是科學無法企及的。所以科學既不能證明神,也無法否定神。神創造了宇宙,科學則是去研究、認識神創造的宇宙。在這個層次上,神的創造與科學是和諧的。科學研究的對象是自然界的受造之物,神則遠在自然界之上之外。 至于人的理性,也不是那麽靠得住的。有人說過:“如果我們真要用理性來思維的話,一件確定無疑的事就是,人的理性十分有限。”一個人如果有幸活到一百歲,指頭去尾,真正精力旺盛、思維敏銳的時間只有五、六十年。如果再去掉睡覺、娛樂的時間,一個人真正能用于學習、工作的時間不過二、三十年。在這樣短暫的年日裏,一個人能到多少地方、經歷多少事物、能涉及多少領域、能鑽研多深呢?與浩瀚的宇宙相 比,與今日爆炸的知識相比,一個人的認識算得了什麽呢? 按科學主義的實證觀點,只有眼可見、手可觸、耳可聞的東西才可信。但是,人的感官是很有限的。人眼可見的,只是可見光這一部分,波長太長、太短都看不見;即使在可見光範圍內,太大、太小、太遠、太近的東西,肉眼仍看不見。我們的耳朵也如是,頻率太高、太低的聲波都聽不見。何况人的感官自中年後就日漸衰退了呢。以如此短促的人生,這樣有限的感覺、思維能力,如果我們硬要充當宇宙萬物乃至神的仲裁人,硬說在我們的感覺以外沒有客觀實體的存在,就顯得不够明智和過于武斷了。關于科學與神的關係,在第五章〈現代科學與基督教信仰〉中還要專門討論。 最後,我們要有謙卑的態度。《聖經》多次嚴厲批評人的驕傲。耶穌登山寶訓中列舉了幾種福份,名列首榜的是“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爲天國是他們的。”(太五3~11)因爲驕傲的人充滿世俗的智慧,不能明白屬靈的事,反倒以爲愚拙。“世人憑自己的智慧,既不認識神,神就樂于用人所當作愚拙的道理,拯救那些信的人;這就是神的智慧了。”(林前一21)有人說,驕傲的人的眼是長在額頭上的。這種人總愛居高臨下地俯視一切,因而永遠找不到神。因爲神遠遠高于我們,只有謙卑地仰望才能看見。要做好一件事,工具一定要用對。看東西要用眼,聽聲音要用耳。要找到神,也必須有正確的途徑。“神是個靈,所以拜他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他。”(約四24)正象收看電視,無綫電廣播必須調准頻道一樣,我們只有真誠\地承認自己的不足,真誠\地求神啓示我們,真誠\地用自己的心靈與神的靈共振,才能與神相交、契合。恐怕沒有人願意驕傲;可我們常常已陷入驕傲而不察覺。過去,我雖從未讀過《聖經》,連《聖經》的目錄都未看過一遍,却斷言《聖經》不可信。這正是自恃有知識、理智,自以爲真理在握的驕傲態度的一種表現。如果我們能認真地反省,去掉驕傲,謙卑下來,我們就能找到神,找到永生之道。“耶和華的眼目,看顧敬畏他的人和仰望他慈愛的人。”(詩卅三18) 主要參考書目 l. Paul E.Little,Know Why You Believe.1968.(詹正義、區秀芳譯,《你爲何要信?》,香港福音證 主協會,增訂版再版,1991 年。) 2. John Houghton, Does God Play Dice? 一A Look at the Story of the Universe. Inter-Varsitity Press, 1989.(錢錕譯,《宇宙:神迹或機遇》,香港福音證主協會,1992 年。) 3. Horace Freeland Judson, The Eighth Day of Creation 一Markers of the Revolution in Biology. Simon & Schuster, Inc., New York,1980 4.Maurice Rawlings, Beyond Death’s Door. Thomas Nelson, Inc.,1978.(橄欖翻譯小組,《死—怎麽回事?》,臺北橄欖文化事業基金會,1989 年。) 5.Tim LaHaye, Life in the Afterlife.TyndaleHouse Publishers Inc., USA.1980.(陳公亮譯,《死後生命之研究》,中國主日學協會,1989 年。) 6.董芳苑等著,《另一世界的秘密》,宇宙光出版社,1991 年。 7.張鬱嵐著,《倒底有沒有神?》,臺北,臺灣福音書房,第14 版,1988 年。
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箴言 9: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2

主题

8465

帖子

3万

积分

旅长

燕子

积分
34576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1-6-20 11: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主题

365

帖子

5127

积分

营长

积分
5127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1-6-21 13: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謝謝秀燕!
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箴言 9: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主题

365

帖子

5127

积分

营长

积分
5127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1-6-21 13: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章《聖經》是神默示的
第一章已談到,神借著普遍啓示(大自然、人的良知、道德本性等)和特殊啓示(神直接顯現、异夢、 异象等)向人類啓示他自己。《聖經》則是神的特殊啓示的完備內容。使徒保羅指出:“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 于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三 16~17)這裏,“默示”二字的希臘原文是“呼吸”,即《聖經》是神所呼出來的。《聖經》各書卷的作者幷 不是機械地筆錄神說的話。各書卷都有自己的特色和風格。作者是在神的靈感動下,以各自特有的方式寫出 神的話。儘管作者的背景、文化水準各不相同,但神的靈在他們身上有控制性的影響,使他們在著作中透過 自己的語言所表達的,不折不扣的是神要說的話。賀智(Charles Hodge)把“默示”解釋爲,“聖靈在某些 被揀選的人的影響,使他們成爲神的工具,能够絲毫不錯誤地傳達神的心思和旨意。”但默示的實際過程, 與重生、成聖等聖靈的工作一樣,仍是個奧秘,我們現在不能完全明瞭。 在基督徒心中,《聖經》有至高無上的權威,是其信仰和生活的唯一準則。《聖經》這種絕對權威是由它 的一系列特性所確立的,證明它是神的話語。 一、《聖經》的作者和正典的形成 《聖經》包括舊約39 卷和新約27 卷,共66 卷,由不同的作者寫成。舊約主要用希伯來文寫成(其中有 一小部分用亞蘭語),新約則是希臘文。舊約完成于耶穌降生前數百年,新約則始于耶穌受難、復活、升天以 後。一般認爲,<約伯記>可能是《聖經》中最古老的一卷,但成書的準確時間不詳。除了<約伯記>外, 最古老的摩西五經(即舊約前五卷書<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和<申命記>的 通稱=寫于公元前 1400 年左右,舊約《聖經》各書卷在公元前400 年左右寫成。新約《聖經》的寫作從第 一世紀中葉開始,于第一世紀末完成。兩約之間有400 年的間隔期(被稱之爲“沉默期”)。所以新、舊約的 寫作歷時 1500 年左右。 《聖經》最初書寫在羊皮(綿羊、山羊或羚羊)、小牛皮上,或盛産于埃及、叙利亞淺\湖中的蘆葦製成的 紙上。這種蘆葦又叫紙草,由叙利亞的白百羅港(Byblos)出口。希臘文Byblos 意爲“書”,即由此港口之 名而來。英文的“紙”字( Paper)也源于希臘字“紙草”( Papyrus)。此外,有些經文則保存在瓦卡、石 碑、臘板等上面。抄寫的工具有蘆葦、羽毛、金屬筆等。墨水是由木炭、膠和水製成的。 《聖經》的四十幾位作者,不僅各自所處的時代不同,職業、身分不同,寫作的環境也有很大差异。摩 西是政治領袖,約書亞是軍事領袖,大衛和所羅門是君王,但以理是宰相,保羅是猶太律法家,路加是醫生, 彼得、約翰是漁夫,阿摩司是牧羊人,馬太則是稅吏。有的寫于皇宮之中,有的則在牢獄或流放島上;有的 寫于戎馬戰時,有的却完成于太平盛世;有的寫于喜樂的高潮,有的則寫于悲慟、失望的低谷之中。《聖經》 各卷書都是獨立寫成的,寫成後即在各猶太會堂或基督教堂傳讀。《聖經》的作者們幷不知道這些書卷日後會 被彙編成册,形成新、舊約正典。奇妙的是,當人們把這66 卷書編在一起時,這些跨越六十代人寫成的、風 格迥异的作品却是那樣的和諧,前後呼應,渾然一體!不用說一千多年所造成的時、空差异,就是同一時代 的人獨立寫成的作品,也很難彼此和諧。即便是同一人的作品,隨著時間的推移,其觀點也會自相矛盾呢! 試想,我們會怎樣看待自己在十年前寫成的作品呢?《聖經》的奇特的連貫性,只能解釋爲是神的靈貫穿始 終,神是《聖經》的真正作者。 公元前250 年左右,應埃及王托勒密二世(King Ptolemy Ⅱ)的邀請,猶太大祭司以利沙( Eleazar) 從猶太 12 支派中各選出六位譯經長老,携帶舊約經卷去亞歷山大城,將希伯來文舊約譯成當時流行的希臘 文,這就是有名的七十士譯本。在那時,舊約已有了很好的雛形。到耶穌時代,舊約已定型了。在新約《聖 經》中,主耶穌和新約的作者們,常引用舊約。“經上如此說”中的“經”即指舊約。但正式宣布舊約正典 告成是在第一世紀末葉。西元70 年,當聖城耶路撒冷即將被毀之際,猶太拉比猶迦南獲羅馬當局的許可,在 猶太地約帕城和亞鎖都城之間的吉母尼亞(Jamnia)召開了猶太教的高級會議。會議所議論的事項,先以口 傳,後來則記載在拉比的著作中,會議中曾對是否要將<箴言>、<傳道書>、<雅歌>、<以斯帖記>等 書列入正典有過分歧,但辯論結果仍確立39 卷書都屬于舊約正典。 公元 140 年左右,馬吉安(Marcion)開始散布异端,寫成一套所謂的新約正典。這啓發教會應確立正 統的新約正典,以抵制馬氏的影響。再者,東方許多教會陸續開始運\用一些來源不正的經卷,因此,確立新 約正典的範圍也日趨必要。到公元303 年,羅馬大帝戴克理仙(Diocletian)下詔摧毀所有基督教的經書。在 如此險惡的環境中,信徒需要知道哪些書卷是值得捨命保存的新約經卷。由于這些原因,促使人們編輯新約 正典。雖然對是否應把<希伯來書>、<雅各書>、<彼得後書>、<啓示錄>等列入正典頗有爭議,亞他 那修(Athanasius)在一封公開信中把我們現在的新約27 卷書列入新約正典。382 年在以耶柔米(Jerome) 爲主要人物的羅馬的大馬新(Damasine)會議上及397 年的加太基(Carthage)會議上(奧古斯丁是主要人 物)都一致承認這27 卷經書。從此,羅馬及非洲兩大教區對新約正典應有的書卷不再有爭議,新約正典終告 完成。 在新、舊約的間隔期,還有其他一些猶太著作流傳。《僞經》是一些從公元前200 年到公元後200 年猶太 著作的通稱。其中一些著作是冒亞當、以諾、摩西和以斯拉等人寫的,故稱之爲《僞經》。《僞經》以傳統放 事、啓示性的异象、异夢等形式出現,其目的是要幫助正經歷异常困苦的猶太人堅守信仰。由于其所記載的 事有的怪誕離奇,有的有明顯錯誤的教義,所以猶太人拒絕將它們收入舊約正典之中。除《僞經》外,當時 流傳的還有十四、五卷《旁經》或《次經》,寫于公元前200 年到公元後 100 年,大體上準確地反映了兩約 之間的宗教、政治和社會情况,幷有不少真實而有價值的教訓。由于其中有真理上的錯誤,如准許人自殺、 爲死人祈禱\,及歷史的錯誤,同時,它們本身也沒有宣稱是神所默示的,所以猶太教和基督教(作爲一個整 體)不接受旁經爲正典。但天主教會將大部分旁經納入其正典之中。 由于《聖經》66 卷書的收集歷史過程涉及到人的方面,我們會以爲成爲正典與否是由人决定的,即似乎 人的判斷是訂定正典的關鍵。但事實不是如此。這66 卷書之所以是正典,是因爲它們是神默示的。它們在被 寫成時就是正典了。神的子民公認這些著作是神的默示,這件事本身幷不能使它們成爲神的默示。神的默示 是一件事實,不因人的公認而改變。人的公認只是“正式追認”、接納那些散在各地的會衆\早已承認的正典 書卷而已。新、舊約訂定的實質是:神默示這些書卷,使之成爲正典:它們在神的護衛下,得以流傳、保存; 神的子民在神靈的啓示下,承認、接納它們爲神默示的《聖經》正典。《聖經》從寫作到正典形成,都是神的 作爲,只不過是借著人達成罷了。 (待續)
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箴言 9: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主题

365

帖子

5127

积分

营长

积分
5127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1-6-22 12: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聖經》的教訓 《聖經》博大精深,遠遠超過了人類的能力,《聖經》中的基本真理更常與人們的心思意念相反,充分顯 明只有神才是其真正的作者。 《聖經》的焦點從始至終都在神身上。大自然啓示我們一個超然的造物主的存在,《聖經》則詳盡地向人 類啓示他的屬性和位格。這位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的神是萬有的源頭,他不僅創造了萬有,而且用大能托住 萬有,使之維持正常運\轉。神是公義、聖潔的,又是慈愛、善良的,在絕對的公義和無限的憐愛中爲犯罪的 人類預備了救贖之道。這位神是獨一無二的,却又有聖父、聖子和聖靈三個位格,是“三位一體”的獨一真 神。這既不是有三位神,又不是只有一個位格的神。古往今來,很多人曾借用各種類比來解釋“三位一體”, 但至今無法理解這個奧秘。這幷非悖逆理性而是超越理性,是人無法想出來的理念,而是神啓示的真理。 《聖經》中的耶穌基督也是非常奇特的。他是無限的真神,却借童女所生,進入有限,取了人的形象。 他身爲萬有的創造者却死于人手;他完美無疵却被人釘在十架。他的教訓帶有極大的權柄,却不迎合人意。 他行了許多神迹奇事,但拒絕作猶太人的王。他智慧、謙卑,却堅稱自己是那獨一的真神。這些,我們在第 三章還要詳細討論。若不是受到神的獨特啓示,福音書的作者是不可能如此描繪耶穌的。 《聖經》不僅向人類啓示神,而且讓人認識自己。有人說,《聖經》不是人的神學,而是神的人類學。人 對自己的天性一直大惑不解,衆\說紛紜。有人發現人性的複雜性,稱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有人 則鼓吹人的神性:“諸神是不朽的人,人是會死的神明。”但隨著進化論的崛起,不少人則認爲人僅是進化 到高級階段的動物而已。 只有《聖經》清楚地啓示了人類的本性。人是神造的,是按著神的形象造的。神在造人類的始祖亞當時, 將他的生氣吹進亞當的鼻孔裏,使他成爲有靈的活人。人不僅象別的動物那樣有體有魂,而且還有靈。這是 人與其他動物的根本差別。人是萬物之靈,可以與神相交,追求永恒而無法從所處的自然界得到完全的滿足。 然而,由于始祖的悖逆,人和神的關係中斷,人類開始過一種以自己爲中心的生活,陷在各種罪中不能自拔。 因而,人是偉大的,但又是墮落的。 《聖經》不止一次入木三分地鞭笞人的罪性和罪行,嚴厲地指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 (羅三23)《聖經》在描寫以色列人的祖先時,對他們的過失、污點直言不諱,毫不掩飾,與一般的傳記、 歷史文學形成鮮明的對比。《聖經》指出,即使象被譽爲“信心之父”的以色列人祖先亞伯拉罕、被稱爲“合 神心意的人”的以色列國王大衛等偉大的先賢人物,都不過是亟待神的救恩的罪人。對人的這樣鞭策入裏的 描繪,實非人手所爲。美國德州達拉斯神學院創始人查非(Lewis Chafer)精闢地說過,“《聖經》不是人想 寫便寫得出來的,也不是人願意寫便能寫得成的。” 神愛世人,爲在罪中痛苦掙扎的世人預備了救恩。而《聖經》的救恩觀是非常獨特的。世界一切別的宗 教都勸人行善、賺取功德,靠人的好行爲討神喜悅以便得救。《聖經》却指出,活在罪中、被罪所捆綁的世人 是無力始終行善、無法達到神的道德標準的。因此,神差派他的獨生子耶穌降世爲人,作人的替罪羊,用他 在十字架流出的血遮蓋世人的罪,使一切相信他的不再被定罪,成爲神家的兒女,進入永生。所以,《聖經》 的救恩觀是“因信得救”。“你若口裏認耶穌爲主,心裏信神叫他從死裏復活,就必得救;因爲人心裏相信, 就可以稱義;口裏承認,就可以得救。”(羅十9~10) 這種救恩觀絲毫不迎合人的普遍存有的“行善積德”的心態,與一切別的宗教劃出明確的界限。“你們 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幷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賜的;也不是出于行爲,免得有人自誇。”(弗二 8~9)《聖經》中神的這種救恩幷不是神話或空話,而是真實可靠的,因爲它是植根于耶穌基督從死裏復活的 歷史事實之中的。 三、《聖經》的歷史性 很多人認爲《聖經》是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是一部偉大的倫理著作,而非真實的歷史事實。十九世紀 中葉達爾文提出進化學說後,《聖經》的權威受到嚴重的挑戰,被不少人認爲是虛構的、不科學的。爲了回答 這種挑戰,聖經考古學應運\而生。此門學科的研究範圍包括出土文物的鑒定、《聖經》所記錄的古代城鎮的發 掘、與《聖經》有關的古文字的譯解等等。十九世紀以前,有關《聖經》的時代背景的知識相當貧乏,一般 只有參考《聖經》本身的記載和古希臘文學家的著作。而這些著作主要是關于新約的,有關舊約的却極爲稀 少。聖經考古學雖只有一百多年歷史,但已碩果累累。尤其二十世紀以來的許多重大發現,幫助人們建造起 《聖經》的歷史架構,幷驗證了一些過去被懷疑和被嘲笑的聖經故事,充分肯定了《聖經》的歷史性。 例如,有人曾基于人類文化的觀念,堅持摩西五經不是摩西寫的,因爲他們認爲在摩西時代大多數人還 沒有文字,摩西不可能寫出如此詳盡的律法條文。而 1901 年出土了《漢慕拉比法典》( The Law Code of Hammurabi)。它是一塊高約2 0 公分,寬 180 公分的石碑,其上刻有近三百條律法。此法典屬于漢慕拉比王 統治下的巴比倫時代(大約公元前1728~ 1686 年),比摩西五經的寫作時間還早二、三百年。從此,這種認 爲摩西五經不是摩西所寫論調才消聲匿迹了。 《聖經》中記載了一個民族叫赫人。摩西五經中提到赫人在湖南地居住,亞伯拉罕在希伯侖定居時曾與 赫人爲鄰。但史書上從未有過關于赫人的記載,故批評家們都認爲《聖經》的此項記載毫無歷史價值。然而, 1906 年在土耳其首都安加拉以東 145 公里的哈裏斯河灣(HalysRiver),考古學家發掘出赫人帝國的首都波 格斯凱的廢墟,發現一大批刻有赫人楔形文字的泥板。證明赫人是一個重要的古民族,曾有兩個强盛時期(公 元前1800 年左右及公元前1400~1200 年),其帝國滅亡于公元前1200 年左右。不僅如此,這些被鑒定和翻 譯的泥板,開始展現出整能個古代《聖經》世界的時代背景。比如,根據赫人律法,在買賣土地時,買主必 須同時買去土地上的一切附屬物;其買賣必然在城門口進行,幷有見證人在場等。這與創世記第23 章記載的 關于亞伯拉罕爲葬妻子撒拉想向赫人買一塊墓地,最後却不得不把墓地所屬的田地幷田地四周的樹木全部買 下來的記載完全相符。 考古學的發現證明,以色列人的祖先亞伯拉罕的家譜具有絕對的歷史性,是都可以證實的歷史人物。不 僅考古的發現可以證實《聖經》的記載,《聖經》的記載也可以幫助考古發掘。翁格(Merrll Unger)說。“根 據新約《聖經》的資料,考古學家們挖掘出好幾座古代的城市,發現過去被人視爲根本不存在的民族。考古 學以驚人的手法增添我們《聖經》知識的背景,也填補了歷史上的空隙部分。” 舊約〈列王紀上〉九章15 節記載的米吉多、夏瑣和基色三個城市都是由以色列王所羅門建造的。1960 年,當著名以色列學者也丁(Yigael Yadin)繼發掘米吉多城後發掘夏瑣城時突然有了靈感。他想米吉多城門 每邊都有三間房子,夏瑣城門是不是也這樣呢?于是,他將米吉多城門大閘的圖形在發掘工地上畫上臨時記 號,然後通知工人繼續工作,挪開瓦礫碎片。完工時,工人們都用奇异的眼光看著他,好象他是魔術師或占 卜師似的。因爲,發掘的結果與他按米吉多米門複製的草圖完全一樣! 聖經考古學的資料不斷充實《聖經》的背景知識,有助于人們對《聖經》經文的理解。在摩西五經中, 在神引領以色列人從埃及回到所應許的迦南美地時,對迦南人采取絕滅的政策。許多人覺得神似乎太殘忍了。 從1929 年到1937 年在叙利亞海旁的拉斯珊拉(Ras Shamra)出土的大批烏加利( Ugarit)泥板,是公元前 1500~1400 年的迦南人的宗教文獻,充分揭露了迦南宗教的黑暗、敗壞和邪惡。有史以來人類絕少有象迦南 宗教那樣驚人地將暴力情欲集于一身的。對邪惡的迦南人,神也曾給予寬容,等待其悔改。從考古學的發現 看,從亞伯拉罕起時代到400 多年後的約亞時代,迦南人毫無悔改之心,已惡貫滿盈,非被徹底剪除不可了。 按其惡行和淫虐,即使約書亞和以色列人不加征討,迦南人也會自取滅亡的。 新約中的許多記載都爲考古學所證實。使徒保羅的三次傳道旅程,如今都可根據考古學的資料很正確地 追溯出來。史學家們一度對路加著的〈路加福音〉和〈使徒行傳〉的記載的歷史性提出質疑。他們認爲在〈路 加福音〉三1~3 節中描寫的有關耶穌誕生前的情况是不真實的。因爲歷史資料找不到有關申報戶口的事,居 裏扭也沒有作過叙利亞巡撫。但後來考古學的發現證實羅馬帝國每隔十四年就有一次人口普查,要求交稅人 報名注册。此法令是從羅馬皇帝亞古士督任期開始的,首次申報戶口是公元前23 年至22 年,或公元前9 年 至8 年。路加所記載的可能即後者。同時,考古學家也找到了居裏扭在公元前七年左右任叙利亞巡撫的證據。 有趣的是,凡是路加的記載與史學家的資料不相吻合之處,考古學都證實路加是對的,而史學家是錯的。世 界著名考古學家蘭賽爵士(Sir William Ramsay) 甚爲欽佩地寫道:“路加是位第一流的歷史學家,他所寫 的資料不但真實可靠,他也具有史學家應有的歷史感。路加的名字應與世間偉大的史學家同列。” 耶魯大學的考古學家鮑羅斯(Millar Burrows)說:“全面來說,考古學的發現無疑地印證了《聖經》的 可靠性。許多考古學家因爲在巴勒斯坦的挖掘工作,而使自己對《聖經》的敬畏之心大增。”猶太考古學家 葛魯克(Nelson Glueck)說:“我可以肯定地說,至今所有考古學上的發現,沒有一項是與《聖經》文獻相 抵觸的。……《聖經》中有關歷史記載的正確性是無可比擬的,尤其當考古學的證據能印證它時更是如此。” 世界著名考古學的證據能印證它時更是如此。”世界著名考古學權威亞布萊特(William F.Albright)的話, 可以作爲《聖經》的歷史性的總結之言:“十八、十九世紀期間,許多重要的歷史學派都懷疑《聖經》的可 靠性,雖然今天仍有一部分當時的學派又重複地出現于學術界,但早期懷疑學派之說均已逐漸被否定了。考 古學上的新發現一再印證《聖經》中許許多多細枝末節的部分,使人們重新認識《聖經》乃是查考人類歷史 的一部最好資料。” (待續)
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箴言 9: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台山同学会 ( 粤ICP备17038726号-1 )

GMT+8, 2024-6-8 12:45 , Processed in 0.42658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